《神農本草經》:梔子苦寒,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皰、皶鼻、白癩、赤癩、瘡瘍。中醫的臨床應用可分為三大部分。(一)鄒澍《本經疏證》梔子為治煩之要劑,熱邪煩懊,可於土中收清肅之氣以勝之。《傷寒論》有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枳實梔子豉湯,梔子厚朴湯,梔子乾薑湯六個變化方。後兩方無豆豉仍以梔子冠方名,為其有煩。(二)仲景以之治黃,濕熱成黃,可於鬱中鼓暢發之氣而開之。有梔子大黃湯,梔子柏皮湯,茵陳蒿湯,大黃硝石湯四方。(三)梔子苦寒涌洩解而上出,皮膚症狀多用之,後代醫家常用例如黃連解毒湯,局方涼膈散。
梔子苦寒”涌洩” (1),”涌”這個字是水由下向上冒出來的意思,我們會寫”洩洪”不會寫成”瀉洪”,因為洩瀉兩字的方向是有差異性的。梔子與一般苦寒藥的降瀉特性不同,鄒澍《本經疏證》強調梔子與四時之序逆,能於溽暑鬱蒸中鼓蕩暢茂而開之。所以梔子可歸為右手關前的用藥,其勢上而出。汪昂《本草備要》:「梔子苦寒,輕飄象肺,色赤入心,瀉心肺之邪熱,使之屈曲下行從小便出。」可能會讓人誤解為梔子下行,於是文後又提出海藏的註解:非利小便,乃肺清,則化行。
《名醫別錄》:淡豆豉苦寒,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淡豆豉的製作是先由黑豆發酵製成豆粕,再續製成豆豉,黑豆皮黑肉黃色黑性沈,製成豆豉之後輕揚上行,發酵的製造過程讓豆豉被外國人譽為健素糖,是幫助腸胃消化很好的食品。鄒澍《本經疏證》曰秉土德宣水化而輕揚導達之功;能驅散陰翳陽氣自伸;陽經之煩躁特用之。(1)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這是梔子豉湯所治之煩,心中指的是君火,心中懊憹是神不安於內,反覆顛倒是形不安於外。臨床上很多上了年紀的長輩操煩事多放心不下,做事反覆顛倒也睡不好覺,診脈常見膈點脈滑,用此方效佳。仲景云「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臨床發現舊微溏者可歸屬於太陰體質,這類病人心中結痛胃熱不舒,僅給數日小劑量寒涼科中藥粉,大便即軟散腸胃不適心煩不解,若在膈點診到浮大中空的芤脈,可與梔子乾薑湯(2)。臨床常見向上延伸至胸中向下至關前陽明,科中各2克或水藥各兩錢皆宜,則胃熱得解大便成形眠進煩除,陽明和太陰兩舒。《瀕湖脈學》:「關裏逢芤腸胃癰」。若浮大而按之中空不明顯,梔子乾薑湯飲二三碗即便硬不暢,給與梔子厚朴湯較合宜。是故豆豉可幫助腸胃消化,但病人原有腸胃問題,即陽明或太陰體質者,可考慮去淡豆豉,改用梔子乾薑湯或梔子厚朴湯。
後學不敏,僅就讀書心得及有限的臨床經驗,整理歸納,提供同道參考。醫學的傳承,是源自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文引用:
(1)清․鄒澍《本經疏證》梔子/淡豆豉
(2)張老師課堂講述
(原載於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