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8年4月15日新竹環宇廣播電台「聰明養生術」節目的訪問主題,因為自己本身遺傳到爸爸的低血壓體質,所以對這個題目是心有戚戚焉。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有很多可以改善症狀的治療方藥,當然養生藥膳和運動,是低血壓族群平常就可以身體力行的。整理了一些重點如下:
- 正常血壓?何謂低血壓?
西醫定義正常血壓是80~120mmHg,低於60~90mmHg便可算是低血壓族群。當然也有少部份人不在正常範圍內,仍怡然自得沒有任何不適,所以數值只是參考,還是要考量個體差異性及症狀的輕重。
- 造成低血壓的原因?
現代醫學認為影響血壓的主要生理因素有三:(1)心臟收縮力(2)血液量多寡(3)血管壁阻力,所以有很多種狀況會導致低血壓:(1)大量失血或脫水,像是經期、失血、痢疾或嘔吐。(2)心臟缺損或心血管疾病。(3)藥物不當使用,降壓劑、鎮靜劑、肌肉鬆弛劑、利尿劑都有可能。(4)靜脈回流差,如靜脈曲張或久坐久躺者。
- 低血壓會有哪些症狀?
最主要的症狀是頭暈,易昏沈疲勞、做事沒勁也很常見。其它還有目眩、耳鳴、站立昏眩、肩膀酸痛僵硬、四肢無力易冰冷、虛脫感、臉色蒼白、冒冷汗、健忘等。有心臟問題的患者常伴隨心悸、胸悶,呼吸短促,甚至心胸痛。
- 哪些族群易低血壓?
有家族遺傳性,年輕較纖瘦的女性,以及氣血虛的久病患者或老人家。醫學上大致分為三類:(1)原發性,即遺傳的體質。(2)繼發性,由它症所引發,如前述的心臟病或出血。(3)姿勢性,又稱為體位性或直立性,因姿勢急速改變而誘發。
- 暴怒易產生高血壓,低血壓者是否個性溫和?
這不一定啦!不過氣血兩虛的低血壓族群,是有可能連生氣駡人的氣力都不太夠。
- 低血壓有無可能因其他因素變成高血壓?
很有可能,尤以更年期女性最常見。所以臨床上常會提醒女性患者,不要認為自己從年輕以來一直都是低血壓,而疏忽高血壓已經上身了。
- 中醫的診斷方式?
中醫並沒有「低血壓」這個病名,而歸之屬於中醫學「厥證」、「虛勞」、「暈眩」的範疇。望、聞、問、切是中醫的四診,流傳了數千年仍舊簡便廉效,沒有複雜的儀器步驟,也不需要高額的檢查費用,例如二尖辦閉鎖不全,或是心陽虛而清氣不升造成暈眩,都是把脈即可知。
- 中醫的治療方法?藥方的特性?能否根治?
現在大家都很注重身體健康,資訊來源方便又多元,所以臨床上會看到很多誤用藥方藥茶的病人來就醫,例如不當服用XX養生湯、四物湯、精力湯、薏苡仁等。臨床上必須利用四診搜集足夠多的資訊,以判斷證型決定處方,中醫師們累積了經驗寫文章發表心得,希望能幫助需要的人,但令人難過的是總有人認識不清而誤用,一片善心美意因此打折。所以希望大家方藥不要自行服用,藥膳部份則可參考使用,最好是再找周邊信任的中醫師確認可行,這樣比較好。
中醫治療方向有很多流派,各有其特色。我喜歡用藥簡力專的經方,或搭配簡潔有力的時方,太過複雜的方藥,如同性格複雜的人或設計繁複的衣服一樣,令我頭昏發脹,以受過理工訓練的大腦去判讀,會覺得方藥的邏輯不夠清楚,療效不夠專注明顯,就好比大堆頭賀歲片,很熱鬧但沒有重點。
生脈飲加四逆湯是常用的處方,當人體氣血的東升西降出了問題,這是非常有效的。苓桂朮甘湯也非常好用,補心陽逐水氣,治療暈眩效果快又穏定。更進一步到了少陰陽虛水液泛濫的層次,就要用到真武湯了。這些是常用的主方,伴隨其它原因所引發的症狀會更為不適,如前述的心臟功能性病變、血液的質或量不佳、脾胃虛弱、用腦過度等,則需要再補強次方或加減藥物,才能有較快的改善。
是否能根治呢?這個問題是大家最關心的,鼻過敏、三高代謝症候群、痛經…的病人也都會問。依個人經驗,雖然醫療的最高目標是改善症狀,永不再犯,但事實是有很多疾病,如果致病因素不避免不改善,當然有可能會再犯,例如明知道自己心臟不夠強,有低血壓遺傳,偏要每天久坐十小時,熬夜傷神眠不寧,藥物雖然可以幫助症狀減輕甚至消失,也可以讓人撐得更久些,但若長期如此,還是可能會犯心悸頭暈的。
- 有哪些養生藥膳?
推薦的三種藥膳都是味道很好的,我自己偶爾都會煮,一點也不麻煩:
- 耆歸生薑羊肉湯:方源自於金匱要略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原治寒疝、產後腹中痛及虛勞不足,加點黃耆(耆:歸=5:1),就是當歸補血湯,如此一來,溫陽補血壯元氣,特適合冬天及手足易冰冷者食用。
- 參棗豬心湯:方源自於清代醫家鄭欽安《醫理真傳》的參棗湯,可用石柱參或西洋參、酸棗仁、甘草(2:2:1),再加豬心一顆,電鍋燉兩次即可。長於補心血心氣,凡思慮損傷陰血、健忘、易恐慌心不寧都很適合,而且四季皆可。
- 活力養身茶:是生脈飲的加減,生脈飲是人參、麥門冬、五味子三味藥組成,可以視自己的需求做加減,例如工作常常需要講話的老師、業務等,可以再加點甘草、桔梗。白天當茶喝,生津止渴有元氣,工作效率會提升。有些低血壓族群會喝含咖啡因的飲品提神,但長期下來對身體無益,活力養生茶不會有副作用,夏天飲用最好了。
- 醫師的叮嚀!
低血壓患者最要小心的是避免暈眩跌倒,尤其是老人家,跌倒的後遺症是很大的。所以泡澡(溫泉)不要過久,從床上坐起要和緩,不要快速地改變姿勢,避免吃得過飽,因為血流聚集到腸胃道,餐後低血壓昏沈是很常見的。有相關症狀應該要就醫,吃一二個星期的藥就可以有明顯的改善,不要讓低血壓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不良後遺症,這樣是很不值得的。
不要做太激烈的運動,請記得「下肢是第二個心臟」,多做下肢運動,健走、抬腿、爬個小山都是很好的,下肢運動能幫助血液回流,加強循環,每次都做到微喘微汗的程度,對於鍛鍊心臟的強度,有很大的幫助喔!
(原載於2009/09/09)
最近讀到了李克紹先生的低血壓證辨治,醫案用到了四逆加人參湯,相應處方也常酌加人參和五味子。
能夠和傷寒大家的見解相似,是件讓人高興的事(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