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血府逐瘀湯臨床脈證治療

血府逐瘀湯是清代醫家王清任的名方,《醫林改錯》記載此方所治症目共19條:頭痛、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裏熱(燈籠病)、瞀悶、急躁、夜睡夢多、呃逆、飲水即嗆、不眠、小兒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肝氣病、乾嘔、晚發一陣熱。《醫林改錯》的書寫方式,論方劑主治不會言及診斷需要的相對應脈象,書中談及此方所治症目時常提到:服各種方劑不效而反加重者,乃血瘀之故,用此方數付即效。

血府逐瘀湯的組成,後世醫家多認為是由桃紅四物湯與四逆散合而為方,所治為熱證,故用生地黃,再加入桔梗載藥上行,牛膝活血化瘀引藥下行,此二味並用,使氣血升降,而達成治療效果。目前中醫臨床應用此方相當廣泛,然臨床審病辨證時,切診若沒有相對應的脈象,如書中所言先試數方,不效再用血府逐瘀湯,著實太折騰病人,也拖慢了中醫診治的療效。

血府逐瘀湯:當歸三錢 生地三錢 桃仁四錢 紅花三錢 枳殼二餞 赤芍二錢 柴胡一錢 甘草二錢 桔梗一錢半 川芎一錢半 牛膝三錢 水煎服。

   參考李時珍《瀕湖脈學》:寸芤積血在于胸。芤脈是熱證的表現脈象,如果以醫者的三指為縱軸,寸關尺為橫軸,在病患右寸診到芤脈,指下感覺是一縱軸較長的橢圓狀有邊浮大脈,主以血府逐瘀湯甚為合拍:寸見芤脈表示有積血瘀在胸膈之上,正合王清任對血府的看法,而方中組成有四逆散,所以其芤脈是縱軸較長的橢圓狀,是柴胡劑應用於身體兩側方向延伸的表現。

   脈象脈位確認則病因病機病位確認,於是血府逐瘀湯可像仲景經方一樣臨床主治甚廣,不只書中所言的頭痛、失眠、久年呃逆等症,連病人主訴咳嗽也有效。且如王清任所言大多不需久服,若以血府逐瘀湯4-6克為主方,一至二周後回診芤脈減小或者邊緣會變得較不明顯,病人反應療效良好。

後學不敏,僅就讀書心得及有限的臨床經驗,提供同道參考,當然也有其它的脈象表現是適用血府逐瘀湯的可能性存在。疾病變化多端,六淫(細菌病毒)的演化快速,臨床十年,益覺醫者的能力有限,仍需多加調整及精進。醫學的傳承,是源自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文引用:

1. 清․王清任《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

2.明․李時珍《瀕湖脈學》:芤脈

(原載於2018/02/11)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內科,標籤: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