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用酒

依宋本所載,經方所用藥物中,其用酒者計24方,用酒之法分為6種。很有趣的是,酒的使用時機集中在少數幾篇:金匱婦人三篇有九個方,超過用酒24方中的三分之一,胸痺心痛短氣篇有三方,血痺虛勞篇中的虛勞部分有三方,中風歷節篇中的中風部分有二方。以上加總已達到三分之二。其餘各方如下,「炙甘草湯」是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與胸痺心痛短氣篇一致,治療的是上焦寸部。手足厥寒,脈細欲絶,尚不用酒,若內有久寒者才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酒水合煎;寒氣厥逆則以酒送服「赤丸」;此兩方著重於寒氣的醫治。鱉甲煎丸是利用酒精萃取鱉之硬甲的有效成分。承氣系列三方中的大黃則是酒洗。

依製造方法的不同,酒類製品可分為釀造酒、蒸餾酒及再製酒三大類。無論是那一種酒類製品,皆需利用微生物之發酵作用分解原料中之成分,特別是澱粉成分,再經酵母菌行酒精發酵而產生酒精。中國酒的發展歷史自夏之後,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糧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後酒出。《本草綱目》: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恐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說明了釀酒的程序,由原來的蒸煮、麴酵、壓榨,改為蒸煮、麴酵、蒸餾,也就是由釀造酒改革至蒸餾酒。由此可推知,經方所用之酒,屬釀造酒,而非蒸餾酒。

釀造酒是酒精濃度較低,而原料溶出物濃度較高的酒。中藥臨床使用時,須注意:最常用的紅標米酒其實是酒精濃度高達20%的蒸餾酒,因為酒精濃度較高,不論煮藥或坐月子料理,宜稀釋使用。34%的米酒頭50%以上的高梁酒可以製做萃取藥性的再製酒,如五加皮酒、人參酒、虎骨酒等,一般所稱的補藥酒皆屬此類,高濃度的蒸餾酒是很好的基底。鱉甲煎丸和防己地黃湯,可以考慮用此類蒸餾酒。稻香料理米酒加了鹽巴,不是臨床及坐月子適當的選擇。紹興酒14.5%的釀造酒,因原料不同酒色偏黃,臨床不使用。公賣局的玉鶴米酒水,酒精濃度只有1%,是不勝酒力的人很好的替代品,可以用於酒煎藥、酒水合煎或酒送服藥。

金匱婦人三篇是使用酒頻率最高的篇章了,妊娠安胎、產後、雜病,皆有用酒的時機,很多醫家的婦科思路也深受其影響。莊淑旂醫師是坐月子水的倡導者:「產後產婦的身體內臟鬆垮,一旦吸收過多水份,就會造成內臟下垂,小腹突出的水肥現象。因此可以三瓶米酒煮沸成一瓶幾乎沒有酒精的液體,也就是俗稱的「坐月子水」煮生化湯或麻油雞來解渴。」坐月子俗稱「月內」,其實也是一種特殊身體虛勞的表現。不論是中醫典籍或現代醫學研究,都不建議使用高濃度的酒精,但是民間全酒最補的觀念,一時很難更改。

延伸經方用酒的意旨,現代很多婦女的術後調理,方劑中都可以酌加使用。有進過醫院開刀房的病人,應該都很印象深刻,房間冷氣之強度是會令人發抖的溫度,加上開刀過程寒氣易入,下半身也沒有足夠衣著覆蓋,直接暴露在寒氣中相當長的時間,而且剖腹產、腹腔鏡等婦科手術,或多或少會破壞下焦的氣血經絡循環。因此,在術後調理的方劑中,利用酒散寒通脈是很適合的,當然,這要在傷口已經癒合後的後期調理,再加入使用。

宋本記載承氣系列三方中的大黃是酒洗,然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說法,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有生用者,有用清酒洗者。鄒澍《本經疏證》不言大黃酒製。汪昂的《醫方集解》和《本草備要》:調胃承氣湯大黃酒浸;大承氣湯大黃酒洗;小承氣湯大黃不用酒製。李東垣:「邪氣在上,非酒不至。若用生者,則遺至高之邪熱,病愈後,或目赤、喉痺、頭痛、膈上熱疾生也。」目前我們臨床使用大黃,皆是生用。個人服用調胃承氣湯的經驗是,人體至高處之大腦邪熱,飲後即下,效果明顯,倒也沒有遺熱不除之感。

        文末附帶一提,「甜酒釀」又名醪糟,是很特別的飲食文化,糯米醱酵釀造後不需過濾,反而連原蒸煮糯米一起食用的食品。黴菌將糯米的支鏈澱粉分解成葡萄糖,所以帶甜味;將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小分子營養好吸收,酵母菌再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但酒精濃度甚低,空氣中微量的醋酸菌,將酒精醱酵變成醋酸,所以常會略帶一點點酸味。傳統是客家婦女用來發奶授乳的食品。坐月子、哺乳媽媽、經期調養、冬天手腳冰冷的女性朋友,是可以適當食用。

(原載於2011/11/14)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

武陵觀星

圖片轉載自http://paulsin.blogspot.com/2010/08/constellation.html

上個周末去武陵農場看星星,自從讀了《醫易通說》,對認識滿天星星這件事產生了興趣,連續觀察了二個晚上,天候很好星況佳,收穫很不錯,認識了許多西洋星座和中國古星名。其實中國自從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有很完整的星象命名,由於月亮繞地球一圈約28天,古人就把天空分成二十八個星宿,月亮的路徑會依順序經過二十八星宿。每七個星宿想像成一種動物,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合稱「四象」,四象二十八個星宿再加上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便構成了完整的天象。可惜現在的星象盤,多是西洋星座分佈圖,還好仍保留了中國古星名,可以依此參照網路上的中西星名對照圖或二十八星宿圖,得知中國星座的分佈。

中醫理論原就師法大自然,左東升右西降,常有病人問我為什麼兩手脈都要把,有什麼不一樣?左手是噓力、右手是吸力;左手脈由尺至寸、右手脈由寸至尺;左手是體陰用陽、右手是體陽用陰;兩手可診到的資訊是不同的。東升西降的運行在星空下特別鮮明,只要待超過半小時,原本看不到的獵戶星座,其閃亮的三顆腰帶就從東邊慢慢地升起來了,西邊的摩羯座則掉到山下去了,亮晶晶的木星也往西邊又移動了些。

由於季節的關係,這次看到的星星多歸屬白虎和玄武:室宿一、二和壁宿一、二組成秋季的四邊形,可以先找出來,然後往北極星(道教稱紫微星)方向是屬於銀河的「螣蛇」,其實該算是整個天體的中央位置,對應於人體中央的脾胃系統,所以有醫家仿大小青龍湯、白虎湯…又補了螣蛇方和勾陳方。往南可見「土司空」和「北落師門」,四邊形的東邊是鼎鼎大名的「昂宿星團」,在沒有光害的夜空中看起來特別美麗,再過去一點兒是耀眼的「五車二」,可惜在”哈利波特”聲名大噪的「天狼星」,也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須等到子時才會出現,只好留到下回再見。觀星認星的同時,幸運地還可以看到流星劃過天際,真的很美!

《內經.五運行大論》: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慂天之氣經于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于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如果沒有一點二十八星宿的名稱位置概念,有許醫書讀起來還真像是天書。

武陵農場當然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開車上爬到雪山登山口的途中,遇見了一隻猴大王,從牠的體態和動作就清楚明白決不是小猴兒,慢條斯理地橫越過車道,在途中還轉頭望一下已經很有禮貌停下來等、而且看呆了的我們,然後從容不迫的離開,更絶的是下山時同一地點還聽到牠打招呼的聲音哩!回程到礁溪泡湯,剛好將長途開車和步道爬山的疲累一掃而空。遊記不多寫,還是回到設立部落格的本意,介紹與中醫相關的觀星就好了,總之下次出門還要記得帶星象盤,山上的夜晚是很熱閙美麗的。

四象二十八宿 (星名對照表
東方青龍
北方玄武
西方白虎
南方朱雀

(原載於2011/11/05)

分類: 簡單生活, 生活散文 | 標籤: | 發佈留言

常見的高血壓脈證診治

一、病人主訴血壓偏高,左關略後見脈左右彈,應指有力,兼見太陽點。臨床思路:腹主動脈始於橫膈持續下行時會靠近椎體,約在第四腰椎的高度,分成右和左總髂動脈,故脈位於左關略後。左右彈屬縱向的斷續、屬澀脈,《重訂診家直訣》:滑澀以診形之枯潤。血不足則脈澀。…斷續以診氣血之通塞盛衰。應指有力有神屬於通塞。塞者血塞也。表示腹中血液滯礙難行,會阻礙心臟的壓縮及輸送,無法接續,於是血壓偏高。應指有力為血塞,乃實質有形之塞。兼見太陽點則病人有項強之苦,即高血壓病人常見的後項緊不適。故治以三化湯,方為小承氣湯加羌活,服之見效。

二、血(陰)的問題,常見有二:

(一)血液材質的混濁,例如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偏高,脈見心下痞,痞屬短脈,為形之斷續;常可兼見浮虛澀感。三黃瀉心湯合三化湯治之,體循環的濁陰可酌加紅花;肺循環的濁陰則加栝蔞實,其脈位在上少陰處,參見《金匱》胸痺心痛篇可體悟用藥選擇。

(二)妊娠高血壓,現代醫學定義收縮壓高於140mmHg;舒張壓高於90mmHg。為妊娠毒血症造成,因為妊娠物質的代謝不良,常合併下肢浮腫、蛋白尿等情形。脈見右手少厥二陰動加左關趺陽浮薄,《重訂診家直訣》:厚薄以診血之盈虛,按下去時散開,形態有缺陷定義為薄脈,方用當歸芍藥散加柴胡,如水腫不甚,當歸散即可。

三、勢(陽)的問題,常見有二:

(一)動能不足,陽的噓力太弱,脈氣在出發時就失敗了,不能從左手的尺到寸。若脈見左手隱然,四逆湯主之;兼見右寸三五不調,加生脈飲。亦可在三黃合三化的系統下,察覺脈象在左寸、左尺的表現,酌加肉桂或附子。

(二)脈見左尺浮空,白通湯主之。若兼見太陽點,症為面微紅、頭痛者,可加天麻、鈎藤;頭點數者,可再加夏枯草。

四、有些高血壓是因為泌尿道結石引起的。右手關部2、4軸有兩顆腎臟,在尺部有膀胱,故診脈關到尺中有細澀小顆粒,也屬斷續脈,為結石,依症狀可用五苓散、桃核承氣湯、排石方、導赤散等等排石,血壓便可降下來。

五、舒張壓過高:

病人在服用中藥後,常見收縮壓可以很快地看到改善,但舒張壓卻文風不動的情況。人體的運作是左東升右西降,左手脈可體察舒張壓的表現,是回流力量;右手脈則體察收縮壓的表現,屬下降力量。舒張壓較高而難降的決定因素通常在下少陰厥陰,為血液材質的異常,即現代醫學所稱的血管彈性降低、動脈粥狀硬化;亦可能是左尺動能的不足,屬四逆湯加吳茱萸的用藥方向。

        同名文章前一篇整理的不夠完整,是故刪掉,略作修改再重貼文一次。但說實在話,一位認真的醫師,應該每隔一段時間,檢視自己以前寫的東西,都會覺得不夠好,可以再修正精進~

(原載於2011/10/13)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內科 | 標籤: | 發佈留言

炙甘草湯治經閉

患者為26歲未婚女性,初診日期是100年4月25日,主訴是閉經。自民國99年4月起開始亂經,曾歷經中西醫治療,最近一次的月經是元月份,打了催經針才來,量少色暗。西醫婦產科檢查一切正常,因為一年下來發現有吃西藥有月經,不吃就沒來,病人不想再依賴針藥,所以轉而專心尋求中醫的幫助。

        她的脈象很單純,是左寸三五不調的脈細勢無力,屬素秉不足,陰陽俱弱,使用炙甘草湯水藥,視其脈象適當加減個別藥量,堅持守方不動,評估應該三個月就可以看到療效:

100/05:外感頻作,以科學中藥治療,並於5月20日開始服用藥水。

100/06/02:其脈上下少陰具,但較微弱。提醒病人可見錦絲帶下,是排卵期的表現。

100/06/30:又見排卵期的脈證表現。

100/07/13:適逢外感,經僅來二三滴,色紅,上完廁所後擦拭所見,不需用護墊。

100/08/09:月經至,為期三天,色紅無不適。

        閉經對中醫而言,是很常見的臨床症狀,這個醫案能成功大半歸於病人的堅持服藥,與對中醫藥的信心。在現在藥材驚驚漲的時節,仲景經方藥少精專,相對於藥多至一二十味的時方而言,是病人較輕鬆的負擔,然而炙甘草湯也算仲景方劑中的大方了,一個星期一千多塊的自費水藥,對年經人而言的確是經濟壓力。醫師可以把到脈象的變化,告訴她病情有進步,鼓勵病人繼續服藥,然而病人把不到自己的脈象,很容易在過程中信心動搖,甚至認為這個醫師都還沒有白頭髮,會不會只是想賺錢罷了,一直叫我喝自費藥水。所以醫病關係的信任很重要,事實是這個狀況科學中藥粉力太薄弱,實在補不回來的~這個醫案還算是比較簡單的,評估三個月便可見效,好幾個病人子宮腺肌症,評估須三至六個月的時間用藥,就有病人會很可惜的半途而廢了。

(原載於2011/08/19)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婦科 | 標籤: | 2 則留言

運氣學說概論

吳鞠通《溫病條辨》第一篇第一條:敍氣運,原溫病之始也。每歲之溫,有早暮微盛不等,司天在泉,主氣客氣相加臨而然也,細考素問注自知,茲不多贅。吳鞠通懂五運六氣,懂《傷寒論》,所以志在羽翼傷寒,寫了《溫病條辨》,以補仲景風、寒之外較沒詳述的其它四氣。可惜現在的中醫師教育,典籍部分刪減得太過,所以之前醫家們的基本功,現在許多中醫師已經不懂了,例如卦爻、河圖、洛書,例如運氣學說。為了看懂醫書的真含義,是該補強這一塊缺失。

    鄭欽安《醫理真傳》五行說:若執五方以求五行,而五行之義便失,以五行作一塊論五行,而五行之義即彰。五行不出二氣之中,二氣即在五行之內,二氣乃人身立極主宰,既生五行,又以五行為歸。我們現在上課常用到的下方右圖,實源自於下方左圖:二氣相交,五行兆焉,四時代謝,由此而運。鄭欽安當然懂,也提出了他對五行的看法,今人常依方位和臟腑,以五行生剋辨證論治,完全符合鄭欽安所言之醫病。

陳修園《傷寒論淺注》:六氣之本標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內經.六微旨大論》云: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內經.至真要大論》: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這裏太陽陽明等指的是運氣學說中的六氣,不同於仲景《傷寒論》的六經,亦不同於經絡學說。

太極混沌之氣區別為陰陽,再分為三陰三陽,這是「氣」。由六氣相聯繫反應出風寒暑濕燥火,這是可感覺到的「象」。天以五運六氣化生萬物,不能無過不及之差,於是有六淫之邪。「因病而弱」者乃起源於六淫之傷。

唐容川《醫易通說》闡明:天干地支亦源自於十數洛書(上圖左)。以北辰不動,十二辰者,為天之經度;十天干者,為天之緯度;緯度斜跨天腰東西環繞,而成橢圓之形,是故每年所主太歲不同,而六十年乃復為甲子。視天之五緯轉到辰巳位(天門),看是何緯道,謂之登天門,主一年之運,這是科學的天文學觀察。

        地支十二辰,兩支對沖,合為一氣,例如子午合化為少陰熱氣,試觀夏月水氣上騰,日光下灼,亢熱之至,即其明驗。以熱為主而仍名少陰者,蓋熱是從午火之化,所謂本氣;陰是存子水之陰,所謂標氣;標本異氣;故《內經》曰: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少陰太陽從本從標。

十二辰所主之六氣,在上「司天」、在下「在泉」:子午之歲上見少陰,是為司天;而在泉,是言在地體之中間,非在地球之底面。譬如午年,午在天頂以司天,則卵酉恰當地體之際,故卵酉對沖合化為陽明燥氣,是為在泉。而十天干所合之「五運」,在其中運行,故以一年來看,「司天」「中運」「在泉」,這是空間軸的部份。再將一年的時間軸劃分為六個區間,定義「主氣」「客氣」。於是十干與十二辰相錯,五運與六氣有相生相克不同的組合變化。

五運六氣的操作型定義:司天-中運-在泉,主氣/客氣。詳述如下,亦可以參考李陽波《開啓中醫之門運氣學導論》。操作型定義不會太難,只要照表操課即可,然五運六氣的自然觀含義則要多讀幾遍才能有所體會。

十天干表五運: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陽干(甲丙戊庚壬) 為太過,陰干(乙丁己辛癸)為不及。

十二地支表六氣:子午少陰君火,丑未太陰濕土,寅申少陽相火,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巳亥厥陰風木。

中運(大運/歲運)層次:

司天在泉層次:地支表六氣司天,在泉便相對而定,一陰對一陽,二陰對二陽,三陰對三陽。

主氣層次:一年劃分為六個區間,每個主氣剛好占四個節氣,每年皆如下表所示,固定不變。《素問.六節藏象論》: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每一個節氣就是一個溫差的轉變,溫差是是依太陽而定,故節氣與西元曆日期亦頗吻合。

客氣層次:以一陰二陰三陰、一陽二陽三陽的次序,首尾相接,如環無端。確定司天在泉,便可排出客氣次第。

舉例來說,今天是辛卯年8月11日,則辛定出中運為水運不足;卯定出司天為陽明燥金,二陽對二陰,故在泉為少陰君火;8月11日的主氣是每年固定的,為太陰四之氣;客氣則排序出司天陽明燥金(二陽)之後的三陽:太陽寒水。

當然我們可以由某人出生日期的五運六氣排列組合,判斷他的體質偏向,做為診斷用藥的參考。然而這是命理家的專長,不該是中醫師的沈迷,否則命理發展已細分到時辰,以八字和紫微論命,精準度會更為提升,但就算算出了什麼時候什麼病,還是需要醫師治療啊。如傷寒論所述,中醫師還是應該踏踏實實地從「脈證」著手,診斷用藥治療,而運氣學說是可以輔佐得知六氣的演變,預知病情的轉危轉安,並對未病進行防治。

        易經數律和運氣學說是應該要懂的,但體會運用的深度就要看個別醫家的領悟了。著名兒科醫家錢乙《小兒藥證直訣》:七使驚駭,八使抽風;婦科醫家夏桂成以”7,5,3”易經奇數律,對未病進行防治;這是易經數律的運用。而彭奕竣醫師《醫鑰 揭開中醫的奧秘》,將六氣和小兒麻疹、水痘、腮腺炎、德國麻疹相結合,視為天地予人對氣候變化的預防針,也是很不錯的體悟。

(原載於2011/08/11)

 

分類: 醫理闡述 | 標籤: | 發佈留言

小兒急慢驚風

麻(麻疹)、痘(天花、水痘)、驚(驚風)、疳(疳積)昔稱為兒科四大證,也是中醫兒科必備項目。近幾年因為疫苗的盛行,麻、痘病案已非常少見,幾個月前有一位小兒麻疹的醫案,家長跑遍大醫院及各科診所,西醫多已不識,而得不到確認的答案,徒增病家憂心及困擾。雖然麻、痘病案大量減少,多打預防針造成的免疫功能降低,痘疹毒素攻心造成的川崎症、先天性心臟病病童增多,使得現代小兒體多孱弱較不好帶,其實更令家長煩惱。

最近則是遇到二例曾作小兒急驚風(熱痙攣)的醫案,大的一位是女生,已經唸小四了,大多數的小孩在滿五歲之後,就不會再發作熱痙攣,媽媽發現女兒發燒37度多,仍猶如驚弓之鳥,不顧中醫師及小兒科醫師的建議,令女急服退燒藥,因為她還停留在女兒小小孩的時候,半夜臉色發青呼吸困難緊急送急診的深刻記憶中。小的一位是三歲多的小男生,前二天來看診時面色青黑,媽媽描述五月份因外感咳嗽,半夜第一次發作熱痙攣送急診,因此這二天的咳嗽,為預防再作熱痙攣,西醫給藥甚重,吃完藥很快便不咳了,帶到幼稚園時老師卻嚇一跳,因為小朋友的臉色青黑,與平常不同。

韓劇”許浚”有一幕是兩位皇子同感身體不適,御醫許浚選擇去治療小皇子的急驚風,因為這是不能等的急症。現代小兒熱痙攣發作時,家長多感恐慌而直送西醫急診,所以中醫師不會有臨床診治的機會。然而小兒痙病俗稱急慢驚風,同類延伸為瘛、癇、厥證,臨床仍多有所見,為醫者不可不識。個人以為小兒痙病醫理寫得最好的是吳鞠通了,治療則可參看宋.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及葉天士之小兒癇痙厥門醫案。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談及客忤痙中自述:愚兒三歲,六月初九日辰時,倚門落空,少時發熱,隨熱隨痙,昏不知人,手足如冰無脈,至戌時而痙止…留心此證幾三十年,自覺洞轍此理,嘗謂六氣明而痙必少。

吳鞠通的《溫病條辨》,中醫皆識之,是一位甚為聰穎的醫家。此書首卷引經文為綱,以五運六氣的概念,法內經處方之則,倣仲景傷寒論作法,因而成此書。末二卷「解產難」和「解兒難」,衍伸仲景經方思想而羽翼傷寒,補其不足與從缺,十分精彩好看。讀《溫病條辨》卻略過首、末卷,甚為可惜!

(原載於2011/07/25)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兒科 | 標籤: |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