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介唐容川《醫易通說》

唐.孫思邈的《大醫習業論》,表述了欲成大醫者習醫之要求,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不過就算只是小醫師,還是應該略懂《易》。南懷謹的《易經雜說》,白話好入門,讀來有趣。但真要跟中醫聯結性強的相關易書,是可以讀晚清名醫唐容川的《醫易通說》。唐容川著作以《血證論》最為有名,好些年前初習中醫時,一個字一個字認真的看,光是陰陽水火氣血論,老實說看很久還是不太懂,最近再讀之,才能體悟名醫果然是名醫,寫得真是讚!唐容川是清末文人出身的醫家,本對《易經》的研究有較深的造詣,文中自述:聖人借醫明《易》,而余則因《易》知醫。本此意以讀書,或亦一隅之助耳。

《醫易通說》對先後天八卦、河圖洛書等解說清楚,並舉了許多與中醫藥相關的文獻及實例,讀來有趣。然書中談及河圖、洛書,與世俗所稱不同。孔子《系辭》第一章言天地定位,八卦相蕩,是言先天八卦。第四章言《易》與天地准,知幽明之故,通乎晝夜之道,是言九數法天地之晝夜。第九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云云,又言十數,象五行四時以成變化。雖九數世名《洛書》、十數世名《河圖》,但唐容川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下系》第五章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則歲成焉。先言晝夜,後言四時,今考《系辭》先稱《河圖》,後稱《洛書》。故九數法晝夜當居於先,名《河圖》,十數法四時當居於後,名《洛書》。又為圓形,為積畫龜之腹背皆有積畫,背甲之畫象天,腹版之畫象地,背上之畫其數奇,腹下之畫其數偶等說明,故從宋.劉牧之說,改九為《河圖》、十為《洛書》。

《河圖》、《洛書》之名雖有所疑異,然九數法晝夜、十數法四時之義則顯然,應用於中醫內涵亦多。九數圖之數,法天象地,陽數象天左旋,陰數象地右旋;互相乘之,陽數起於三,陰數起於二。陽數左旋:三三如九得九數,三九二十七得七數,三七二十一得一數,一三如三復得三數,陰數右旋亦同此理,是故《易》用九六,所以盡天地之數。

九數之方位與先天八卦相合,先天主氣,後天主運,氣主生物,運主成物。凡天地間物,其秉氣以生者,多秉先天卦氣。鹿秉先天坤震之氣,震居東北在今關東,與正北坤卦相合,是為復卦。鹿秉此氣,故鹿茸以關東者為佳,冬至一陽生,復卦值月,故鹿解角生茸以應之,用能補陰中之陽氣。為什麼說「橘越淮而為枳」呢?因為柑、橘皮皆青,有銅綠之色,是秉先天兌金之氣。先天兌在東南,當四綠之位,故皮綠,內含汁液是為兌澤,熟則轉紅,是轉為後天兌之七赤(九數方位與後天八卦相合)。柑橘不逾淮,以淮北乃正東方,屬先天離卦,兌澤遇離火,則為澤火革。是故橘逾淮北,則變為枳而甘澤減。

        九數方位與後天八卦相合,驗之於人,有確切不移者。《內經.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更齒,二七而天癸至,三七而真牙生,四七體壯盛,五七始衰,六七面焦髮白,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男子八歲更齒…何以女起七數,男起八數?天癸未至時,皆少男少女也,實應後天艮、兌二卦,故男女皆從此二卦七、八起數。女子七歲更齒,應兌之下一卦,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應兌之上一卦(重卦之意),是為少女。天癸氣在腦內,以象兌卦陰爻在上。天癸即至,則陰氣下交於心,任脈始通,月事乃下,是兌變為離。自十四歲至四七二十八,名為中女。三七真牙生,應離之下一卦,四七體壯盛,應離之上一卦。自二十八歲至四十二歲,陰血全歸於陰,則離變為巽,是為長女。自四十二歲以後,陰血漸衰,至七七四十九歲,則巽變為乾,女血盡矣。男子亦若此理。

九數圖紀天光地熱,為相乘累之。十數圖則為相加之數,生數加五為成數,五乃地氣,在人身則是脾胃。天左行一、三、五、七、九,地右行二、四、六、八、十,一生一成,皆陰陽交媾之妙,二氣相交,五行兆焉,四時代謝,由此而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的含義,書中自有詳述,於此不多贅言。又天干地支亦是由此圖延伸递及,有興趣者可以參閱。為醫者不明此圖,何以知天水散(六一散)的意涵,又何以知小柴胡湯方內各藥物劑量的選用及搭配。

先天卦變為後天卦,自有其理,不過言造物先後之序。有如人身胚胎,是為人身之先天;及其成形,是為人身之後天。人之先天以臍通呼吸,人之後天以鼻通呼吸,故先天後天,體用不同,先天為體,後天為用,先天主氣,後天主運。例如先天震卦變為後天艮卦,人身膽配震木,胃配艮土,中醫言木能疏土,李東垣補中益氣湯用柴胡、升麻,達木氣以扶中土。又如先天艮卦變為後天乾卦,在人身以腦為乾,以胃配艮,中醫言胃絡上通於腦,陽明絡腦是也。先天卦變為後天卦,一草一木亦有可驗。荷藕中空,即離象,生出蓮葉其形仰盂,即先天之離變為後天之震。開花色紅內虛,又象先天離,生出蓮蓬仰盂,象後天震。至於蓮子,外白肉內青心,象離中虛,非入水不能生葉,蓋離之上爻必變為陰乃成震卦。

依八卦方位辨藥:地黃色正黃,產於河南中州,秉中央土之正色,蒸曬則變為黑色,是轉為後天坤二之黑色,人身脾為太陰坤土,故地黃為補陰要藥。依人身八卦思索:兌金屬肺,慮及病機,則《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篇是也;尋及方藥,肺氣出於口,則時方甘露飲,治口乾舌燥,是益兌上爻之陰也;霍亂口乾,理中湯加人參、天花粉,則合於兌卦之全體。以卦義為病名:天地否,乾天在上,不下交於坤,陰陽不通也。醫家以火氣上逆,水氣不下,結於胸中,名曰痞證。仲景五瀉心湯,瀉火之亢,使之下交,即是轉否為泰之大法。

藥性之升降浮沉,視爻位為衡:牛膝之根下行入土甚深,如卦之初爻;厚朴是樹身之皮,枝上者不取,樹身應中爻四三位,故厚朴理中焦之氣;荊芥穗系草之顛末,應上第六爻,故治頭目諸疾。水澤為節:菖蒲生水澤中,其根九節;竹雖不生水澤之中,然實秉水澤之氣,故竹多節。節有引水上升、引澤下降二用,節卦下互震(互卦:二至四爻、三至五爻,兩體相互,各成一卦),上升之義,節卦上互艮,下降之義。風水為渙:浮萍生於水面,其葉色綠四瓣,是秉四綠巽氣,其根色白在水中,是秉一白坎氣,合根葉論之,象風水渙,故能治風(癢)行水。

        舉書中所言數例,與大家分享,相信會有原來如此之心領神會。誠如唐容川書中自述:余因《易》知醫。本此心意以學易,為醫者將更能體悟中醫之道。

(原載於2011/07/11)

分類: 醫理闡述 | 標籤: | 2 則留言

哺乳媽媽的簡易食譜

雖然年紀不小了,今年還是有好幾個高中同學懷孕生子,祝福這些勇敢優秀的歐巴桑(不是啦,是輕熟女~)都平安順產,已經生完的能迅速恢復健康美麗。坐月子時有人幫忙準備三餐點心,常常多到吃不完,坐完月子就累囉,要帶小孩還要恢復工作,哺乳媽媽要怎樣才能簡單快速地照顧好自己的營養呢,提供幾道簡易食譜,自己或先生動手做都很方便美味。

焗烤明蝦

《本草備要》:蝦下乳汁。一般養殖蝦的抗生素太多,對帶殼海鮮類過敏的媽媽也不能吃,所以選擇澎湖明蝦。焗烤明蝦實在很容易做,蝦子洗淨剪去鬚和腳,背部剖開去腸泥,灑上乳酪絲,放入一般烤麵包的小烤箱,悶烤數分鐘就完成了。怕胖的話就不要放乳酪絲,直接灑少許塩烤就好了,這是西式吃法。怕麻煩的直接洗淨去腸泥,丟入平底鍋悶燒數分鐘的台式吃法也行。除了多喝雞湯魚湯燉豬腳之外,明蝦是不油膩又好吃的輔助食材,之前大妹坐月子,買了一盒明蝦幫她加菜,小妹今年要生,也比照辦理好了。

甜菜根南瓜湯

素食可用。網路上流傳清代名醫陳修園:“南瓜為補血之妙品”。這句話是不是真說過,仍有待考證,不過南瓜的營養豐富是無庸置疑的,秋冬盛產耐貯存,全年都買得到,少蟲害,不太用藥,多為有機。甜菜根則是生機飲食界的超級明星,具有天然紅色維生素B12和優質的鐵質,是素食者補血的最佳天然營養品。不過甜菜根性太寒,直接打生機蔬果汁,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尤其是哺乳媽媽。下班後煮一鍋水,切幾片甜菜根入鍋則湯色鮮豔味清甜,順手丟些現有食材,一鍋營養美味的湯品立現,完全不必花時間熬煮排骨或雞湯。

桂圓紫米飯

紫米(黑糯米)泡水4-6小時至軟,保留浸泡的水。白(圓)糯米泡水1-2小時,將浸泡的水倒掉。兩種米置入內鍋中攪拌,再加入水量至蓋過米多一些,上面鋪一層桂圓肉,放入電鍋,外鍋放2杯水,電鍋煮好跳起後悶一下,再攪拌均勻,放涼即可分裝成適當份量至冷凍庫,想吃時取一份用電鍋加熱即可。

        這是媽媽教的做法,單一紫米煮飯太硬口感不好,加點圓糯米更好吃,比例隨人喜好,多加點水煮成粥也很棒。紫米的營養和顏色在表層居多,故不要太用力清洗,泡紫米的水要保留一起蒸煮。又若紫米的米糠層內部也是黑紫色,那就是買到染色米了。桂圓(龍眼肉)養心補血,是常用的補益藥材。哺乳媽媽最怕吃到有毒食物了,買些安心食材簡單做方便吃,補血又營養。

(原載於2011/06/17)

分類: 簡單生活, 輕鬆養生 | 標籤: | 發佈留言

不含塑化劑的中藥茶飲

平常大都喝溫開水,偶爾視情況會煮中藥茶飲,或是自家種的桑椹茶、桔茶,市售五顏六色的飲料是不碰的,減少了許多花錢傷身的機會。中藥茶飲有很多變化,既可以調養健康,又可以讓人感覺不是生病了在喝藥,實在值得好好推廣,舉幾個最近比較常使用的茶飲,供大家參考。

夏天首推生脈飲:人參、麥門冬和五味子,組成非常簡單,也很好喝,更是當季中醫師常開的藥方。中藥茶飲的藥材要仔細挑選,例如市售菊花很難找到不用農藥的,所以我不推薦。這個夏天生脈飲用的人參,是婆婆前幾年到加拿大玩時,買回來的西洋參粉和顆粒茶包,藥材的炮製方法不同,藥性便會有所不同,之前試喝的結果,跟西洋參飲片比起來,有點太燥了些,所以也就擱在櫃子裏好些時間,最近才想到單喝參茶略燥,配成生脈飲剛剛好,麥門冬的涼潤和五味子的酸斂,一補一清一斂,養氣生津也。據說國際熱錢炒作糧食,也一併炒作了部分中藥材,所以最近麥門冬漲價了不少。我買的麥門冬黃黃暗暗,不白胖不好看,卻比較貴,藥房老闆說一般消費者都不會買這種,看起來太醜了,但它可是原味無硫特級麥冬。如果真不知道該怎麼選藥材,中藥批發商三家比較有信譽的廠牌可以記起來:銓松、恆發、老三,一分錢一分貨,當然價格會貴些,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藥,診所會比其它中藥房價高些,我們都儘量挑選優良藥材啊。

很多人愛唱歌,或是工作需要常常講話,這時候可以使用桔梗湯保養咽喉。像甘草湯、桔梗湯這種以甘草為主藥的方劑,我喜歡使用梁外甲草,而不用一般的甘草片,口感好效果佳。桔梗片儘量避免選購色澤明豔潔白、顏色一致的藥材,聞一聞有沒有刺鼻味,試吃一小塊有無帶酸味,都是挑選藥材的好方法。慢性鼻炎或咽炎導致咽部有痰哽感的人不少,可以酌加珠貝,略敲碎後加入一起煮。浙貝母苦寒化痰黃,不適合保養茶飲多喝,應選用珠貝潤肺化痰而不傷肺,藥書上記載川產開瓣者佳,然而,放在桌上均能擺平,端正而立(習稱觀音座)的松潘貝,還有貴森森的爐貝,就留給真正需要用藥的人吧,選擇品質較佳、黑龍江產的平貝就很夠好了,什麼藥都挑最貴的買,是不必要的行徑。

煮茶飲我很推薦這支遠紅外線壺,省電又快速,喝不完可以把插頭拔掉直接收冰箱,也好清洗,用來煮不需耗時熬煮的解表湯藥很方便,比白鐵或陶瓷煎藥壺(俗稱啞吧媳婦)來得更適合,它們常常把解表藥煮得太久了些。唯一的小缺點是壺蓋是塑膠製品,所以煮茶飲時我通常不用壺蓋,等放涼要倒出時才蓋上以過濾藥渣。

中醫界有名的前輩莊淑旂博士的養肝湯,是以紅棗七顆擘開後泡煮茶喝,建議在術前及術後喝,以代謝麻藥、緩和多服西藥之害。紅棗具有安中解毒的功能,仲景用藥法則:葶藶子合紅棗為葶藶大棗瀉肺湯;吳茱萸用量最大至2升時,紅棗須加至25枚;十棗湯中芫花、甘遂、大戟皆毒藥,須煮大棗合藥;皂莢丸以棗膏和湯…已昭示大棗和藥解毒之功。我買了台灣紅棗和進口紅棗做比較,苗栗公館的有機紅棗品質不錯,產期較短但有機認證有保障,因為不必長途運輸,所以紅棗比較新鮮,製程時也不必曬得太乾,單吃津液很足,煮茶氣香味甜,七顆煮一壺茶我都覺得太甜了些,自動減為五顆。

    《本草思辨錄》:太陰濕土貴乎濕潤,濕潤太過則宜白朮,濕潤不及則宜大棗。大棗肉厚含津,不能擠泌而分,正有似乎濕土,故《本經》:主安中養脾,少津液。然而甘壅之弊亦顯,是故不可單用久飲。中醫藥物配伍選用包含有藥物性味的概念,「甘味令人滿」,所以仲景使用大棗、生薑搭配,和營衛顧護中焦,生薑味辛色黃,大棗得生薑乃不至於過守。因此而知紅棗養肝湯不宜久服,而”安X養生湯”亦是,其組成:黃耆、枸杞、紅棗,將這些中藥的成分以現代藥理方式分析後,證實可提升免疫力,但三味藥皆是甘味,三不五時就會有病人來就診說他的肚子”嘟嘟”,很多是飲用此養生湯一段時間所造成,給藥並停飲很快可以好轉。中藥茶飲要注意挑選藥材,及飲用須知,這樣就能愈喝愈健康囉~

(原戴於2011/06/12)

分類: 簡單生活, 輕鬆養生 | 標籤: | 1 則留言

越婢加半夏湯的探討與應用

金匱肺脹有二方:小青龍加石膏湯和越婢加半夏湯(參見下表),小青龍加石膏湯其脈胸中沈遲、心下有細絲;鼻點或趺陽則見脈浮,常應用於鼻過敏患者。而越婢加半夏湯的使用頻率相對較少,欲探討其方義與應用,必須先了解越婢湯。

金匱要略與傷寒論本為一書,應無主副之分,如果要探究越婢湯的方義,應從金匱要略著手。越婢湯主方出現在金匱水氣病脈證並治篇的風水,衍方分見於裏水、肺脹及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篇(參見下表)。名為「風水」者:風行水上,水面波瀾大作而渙散,六十四卦的卦名為風水。取法自然,風為百邪之長,風行水上而作渙散,此風必挾熱,刺骨寒風任憑吹拂水面,其水氣奔散的程度,是不至於到漫天漫地之態,故方中重用石膏,《本經疏證》:石膏之治熱,乃或因風鼓蕩而生之熱,或因水因飲蒸激而生之熱,或因寒所化之熱。原與陰虛生熱者無干。水氣渙散故一身悉腫、陰氣散漫,是故重用麻黃,為仲景方中麻黃用量最大之唯二方之一,《本經疏證》:能伸陽氣於至陰之中,不為盛寒所凝。風水證因風而起,自然惡風;挾熱激發水氣,於是自汗出,於是身無大熱;病證如是故脈浮。「風水」一名,實已將脈證及方藥大半表述了。

 「風水」對應到中醫先天八卦及後天八卦的相互關係,先天八卦(外圓)表自然界的變化,後天八卦(內方)表人體的臟腑排列,大自然的巽()引動人體坎()的變化,使其四處渙散而逾越了本位(天尊地卑),故治療方劑以「越婢湯」名之。《外台秘要》一云越婢湯為起脾湯,故有醫家以發越脾氣闡釋之,但個人認為以先後天八卦的關係圖,直接意會「越婢湯」方名是較樸素直觀的,用以探討藥物組成之義:麻黃發其陽,陽終能布;石膏洩陽通陰,陰終能歸;草薑棗顧護中焦;乃至於惡風加附子,義於發其陽,洩其陽,仍不忘夫亡陽,是於必要時扶救坎中元陽,都是很貼切的,方中既無重用之脾藥,尚無須引脾之概念入方。

越婢湯為脈浮,到了越婢加半夏湯,已演變成為脈浮大,多了一個「大」脈的形態存在,大脈為陽脈,其邪更強,意即邪熱更盛,寒熱溫涼四氣熱氣向上,其渙散水氣向上之勢更強,是故上衝至頭面五官:鼻塞鼻涕、耳癢耳塞、目癢目腫甚至目如脫狀,這些症狀都會變得明顯。邪熱上衝迫肺脹壅塞,其人喘,壅塞其中的水氣痰飲令人咳。而條文中的上氣一詞,實指噴嚏,肺脹之上氣,更是噴嚏又大又急,勢不可忍,甚至連打數下而不能停,這樣的形容不是很生動嗎。否則打噴嚏這麼常見的症狀,翻開金匱傷寒,怎麼都不見提及。因有如上之症狀,故非加半夏不可,此證多見於新感突發之鼻過敏患者,若久病數年者,則多宜小青龍加石膏湯,當然,還是以脈證合拍為選用方藥的準則。

        中醫存在的生命力在於療效,湯劑一飲即知症狀有無改善,是臨床診治的重點。而金匱肺痿肺癰欬嗽上氣病脈證治篇中的「上氣」,是否完全相當於打噴嚏症狀,需要深厚的學術素養及豐富的臨床經驗,方可論之,囿於個人才疏學淺,不能驟下評斷,有興趣者可於金匱課程中一探究竟。

(原載於2011/05/15)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內科 | 標籤: | 發佈留言

早期孕脈變化多

前一篇提到妊娠脈須上下少陰合參為宜,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奇恆點的表現。懷孕十三周之前,狀況是比較多的,所以孕脈的變化也多,整理了幾個醫案,病人的情況不同,脈象當然也不同。

甲女,66年次,已育一子。月經素不規,月經:99/08/18,9X,I/D=45-90/4,經來腹脹腰痠,血塊-,鼻子痘紅,眠差,夢多恐迫夜多醒,偶心悸,分泌物白透明,常腰痠,掉髮多。

10/21就診:10/5驗孕+,腹偶悶痛,腰痠,下腹痠,分泌物多。

脈象:上少陰數而滑,下少陰緩弱無力。

醫囑狀況不穩定,給予安胎補腎藥。中醫把脈並不是像西醫一樣去算脈搏跳動的次數,所以像這樣寸部和尺部差異甚大的情形常可見,下少陰的形緩勢無力,就孕脈而言並不是好現象。

10/28就診:西醫產檢曰胚胎的心跳較慢,病人會頭暈孕吐。

                        脈象:上少陰動疾,下少陰形緩勢無。

上少陰的動疾已有離經之象,病人後述再隔二周產檢,胚胎無心跳,而後自行出血中止懷孕。

乙女,68年次,已育一子。月經:99/09/06,10/06,11/01,經來量少,胸脹頭暈,如廁方能出,經期第二三天噁心感,下腹悶墜感,經痛需服止痛藥,血塊-,貧血史。

11/30就診:主訴咳嗽。大腿痠,經未至。

脈象:兩手上下少陰滑利,孕脈明顯。

12/08就診:咳嗽減。左下腹偶痠,經仍未至。

脈象:孕脈明顯由左手轉至右手,右手有埋入感,滑利脈轉弱。

12/20就診: 西醫產檢無心跳,月經12/20至。

此病人經西醫診斷為子宮肌腺症,前二次看診的孕脈其實都很正常,但可能因著床在子宮內肌腺瘤發達的區域,導致胚胎無法順利成長,目前正積極以中藥調治改善子宮肌腺症。此外由脈象上來看,孕脈由左手轉至右手的時間點似乎晚了些,其實這也是正常的,畢竟排卵、著床的時間統計數字只是參考值,很多媽媽會反應胎兒的周數大小,和懷孕前最後一次的月經時間,怎麼算都不太合呢。

丙女,57年次,小產三次,無子。lmp=99/12/05,i/d=32/2-4。近半年月經周期變長,量變極少,護墊即可,心悸,眠差常夜醒,故醒後仍累。子宮重墜感,乳房曾分泌血水。

01/20就診:主訴頭痛已二天。西醫:妊娠+。

脈象:右尺結,上下少陰孕脈不明顯。

病人希望改善頭痛的症狀,因有滑胎史,醫囑一定要回診安胎。右尺的瘀血點明顯,舌診舌質暗紅,舌下絡脈瘀甚,近幾次的月經量甚少,加上年紀較大,都是懷孕的不安定因素。病人於一個月後才回診,自述又一次小產,表情卻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再經詳問,才知道她很擔心一旦懷孕會工作不保,所以不打算安胎~~每個人的人生課題都不一樣,雖是坐在診間,看到的卻是諸多不同的苦惱。總是要學著放下、別太執著,凡人皆有苦,只是內容不同罷了,放開胸懷好好地過當下這一天便是。

丁女,69年次,無子。lmp=10/25,i/d=30/3-4,期短量少,有血塊。口乾口苦,口渴飲不休,便秘,自覺煩躁感,常眠差,咽痰哽感。

12/10就診:主訴唇四周痘瘡增生,色紅,手部汗皰疹,人累欲睏睡。西醫:妊娠+。

脈象:兩寸浮弦,尺部小兒新生脈形細無勢。

這位病人的脈象較特殊,右手奇恆點可以把到很細的小兒新生脈,十分清楚卻完全無勢,手指輕放約一菽處,其形狀彎曲如蛇,放手再輕按一次,仍彎曲卻已改變形狀,宛如一條細絲漂浮在水面上,形狀隨水流而不定。病人自述已懷孕,心中雖有疑惑,但由於是不熟的病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01/07就診:因萎縮卵之故,1/5西醫D&C刮除,身熱,略陰癢。

小兒新生脈是張永明醫師指導的,從奇恆點處會有一條細線上來,有別於主脈,過了懷孕的前三個月,此脈漸增長至關部,就把不到了。小兒新生脈指感要夠好才能掌握,我自己把到這脈的次數並不算多,但這位病人的脈象令人印象深刻,是否可以用來觀察胚胎的狀況,值得再多累積醫案經驗。

(原載於2011/05/02)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婦科 | 標籤: | 發佈留言

《脈經》卷十手檢圖(四)手三陰脈

中央直前者,手少陰也34。動,苦心痛,微堅,腹脇急。

實堅者,為感忤35。純虛者,為下利,腸鳴。

滑者,為有娠36,女子陰中癢痛,痛出玉門37上一分前。

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動,苦心痛,面赤,食苦38咽多39,喜怒。

微浮者,苦悲傷,恍惚不樂也。澀為心下寒。

沉為恐怖,如人捕之狀也。時寒熱,有血氣40

中央直後者,手太陰也。動,苦咳逆,氣不得息41

浮為內風42。緊澀者,胸中有積熱,時咳血也,有沉熱。

右手三陰脈。

注釋及心得:

34.中央直前者,手少陰也。我們目前臨床是以第四軸定位為手少陰,而非正中軸。以常見的妊娠脈為例,確實發現在寸部偏前、中軸偏內側處,會把到明顯滑脈顆粒,故現臨床應用修正:手少陰定位在第四軸寸部偏前,名之上少陰。

35.忤:逆。感受心中不順之事。中醫認為內傷七情皆使人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感忤、心痛、迫急、承受災難等情緒壓力後,持脈於上少陰處,都會有不同的變化。

36.滑者,為有娠:《類經》妊娠脈: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任子也。陰搏陽別,謂之有子。《脈經》卷九補充:少陰,心脈也,心主血脈。又腎名胞門、子戶,尺中腎脈也,尺中之脈,按之不絶,法妊娠也。…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尺中腎脈即我們所謂的下少陰脈,妊娠脈須上下少陰脈合參為宜。妊娠初時寸微小,為妊娠囊在子宮穩定著床後,脈象由左手移至右手,且轉微小之象。脈經卷九後敍以脈象分別三月或五月妊娠、孕男或女,還是雙胞胎,今人所著脈學書籍,例如《大醫脈神》,在討論妊娠脈時,亦不脫其描述範圍。

37.玉門:陰戶。

38.食苦:口苦,吃東西感到苦味。

39.咽多:常咽口水。

40.時有寒熱為尚有血氣。

41.中央直後者,手太陰也。動,苦咳逆,氣不得息:最近這幾個月的感冒病患咳嗽嚴重者,脈象多見右手關後,動且滑利如珠指下不停,氣逆衝寸口。

42.內風:受風。

43.《素問.脈要精微論》:上附上,左外以候心;《難經.十八難》:手太陽少陰火在左寸;《脈經.手檢圖》:中央直前者,手少陰也;《奇經八脈考》氣口九道脈: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也。歷代醫書對脈學的闡釋定位不同,今人亦有強調對照西醫病名的全息脈法,對中醫發展了這麼長久的時間而言,這是很自然的事,就如同要在電腦上達到某個目的,可以選擇不同的程式語言撰寫。然而選擇一脈證方藥發展完整、臨床實證經驗豐富的脈法,專心學習且精用擅長是很重要的。一個平常醫師能沈澱靜修、專精一套脈法已屬不易,在尚未精熟前別太三心二意,以免臨證時心中不了、指下亦不明。

(原載於2011/04/10)

分類: 醫理闡述 | 標籤: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