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牡丹皮湯的子宮外孕醫案

子宮外孕是指受精卵著床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這些地方包括輸卵管、卵巢、腹腔和子宮頸等,其發生率大約是1.6%,算是早期妊娠比較危險的情況,若不及時診斷和積極手術處理,可能會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子宮外孕95%發生在輸卵管,其中壺腹部佔了60%,其次為峽部,約為25%,因此子宮外孕一旦確診後,立刻進行腹腔鏡手術切除患側輸卵管,是婦產科最常見的治療方案,可能保留輸卵管的機率不高。

上菜市場購買豬的輸卵管時福佬話稱為”生腸”,其實很貼切,因為是生殖用的腸子。當子宮外孕(異位妊娠)發生在輸卵管時,會造成發炎腫脹的情形,在腹腔鏡下常可看到輸卵管腫脹有如又大又紅的香腸,這是腸子裏面有了癰膿的現象,是《金匱要略》所謂的腸癰。

腸癰者,小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有血。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皮湯主之。

大黃牡丹湯方
大黃四兩 牡丹一兩 桃仁五十個 瓜子半斤 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阿丹學長(文華中醫)曾應用大黃牡丹皮湯,將輸卵管子宮外孕的病例,推下妊娠囊至子宮內繼續懷孕的醫案。這個醫案也要感謝學長的幫忙確診和給藥,雖然最後妊娠中止,以腹腔鏡手術清除,但病人的患側輸卵管完全不受影響,得以保存。對於很多子宮外孕後,仍想受孕的婦女而言,輸卵管的保存是很重要的,比起單側輸卵管而言,明顯提高了下次懷孕的機率,可減少需嘗試較花錢傷身的其它受孕方式,例如試管嬰兒。

病人37歲,Lmp=1/14,2月14日抽血HCG指數=183,但是幾次的回診,超音波都看不到妊娠囊。因為HCG指數很正常地每隔二天以1.6倍左右成長,也只能再觀察狀況,希望再過幾天就可以看到。其脈上下少陰的孕脈很明顯,但左手孕脈一直沒有能轉到右手安居上下少:正常懷孕的初期,一旦妊娠囊在子宮內著床穏定,左手孕脈會很明顯的轉至右手脈,且表現不同,右手的上下少陰孕脈,彷彿有埋進土壤裏的沈入感,指下的顆粒滑動感減弱,與左手脈的表現差異甚大。

HCG指數:02/23=2167,02/26=3482,02/28=3575,03/02=3427,可以觀察出來,02/26的指數便已開始趨緩,至03/02開始下降,歷經二位非常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很仔細的檢查,還是看不到妊娠囊或出血部位。3月2日開始服用中藥,其脈左大於右,從左手內側卵巢點上至關部大腸部位,甚至微略上寸,表現是太過的數大滑脈。科學中藥:大黃牡丹皮湯4.5克,安胎藥(芩、朮、人)6克,一日三次。

子宮外孕算是危急的病症,每個婦產科醫師都會告訴病人,一旦腹痛,就算是三更半夜也要趕快回來掛急診,這種腹痛是會痛到幾乎暈倒不可忍,若是大出血導致休克,更是會危急性命。病人服用中藥後,身體感覺非常舒服,原本因懷孕產生的腹脹現象大幅減輕,腹部左側脹痛不適也減緩。大黃牡丹皮湯原條文是頓服之,科學中藥4.5克的劑量下腸癰的效果顯著,患側(左側)輸卵管處的脹痛明顯改善,大腸部分的下推感更是直接,服藥前三天的排便量增多,顏色深暗但沒有腹瀉,這是發炎癰膿物質排出的表現,身體也漸次地覺得更舒適,第三天之後續服藥則下推感消失,軟便色黃,感覺是一般的輕微腹瀉。脈象上也有相對應的表現,左手的數大滑脈漸漸減緩,然三日後脈象便呈停滯現象,維持著比之前好很多,但還是一定程度的太過狀態。大黃牡丹皮湯4.5克的劑量,用在另一位腹痛發炎的病人身上,在服藥三日的前後比較,也有相同且明顯的體感。

3月7日回診婦產科,已經可以看到左側的內出血點,但病人沒有腹痛難忍,反而覺得身體舒服多了。3月8日進行腹腔鏡手術,術前高層次超音波定位:妊娠囊位在左側卵巢旁,0.9cm,約相當於五周大。開刀醫師表示:妊娠囊的一小部份組織被覆(coating)在卵巢上,出血約100~200cc.,輸卵管沒有受到影響。當天的HCG指數:2546,術後隔天:921。

術後二周3月23日回診婦產科,HCG指數:23,但其脈上下少陰孕脈仍十分明顯,表示體內妊娠組織仍未完全代謝乾淨,雖屬小產,尚不宜用補,以脈象的表現,較依開刀後周數或傷口癒合程度當作用補時間點的參考,更為準確適宜。又:驗孕試紙可以測出性行為後14天的HCG值,以判斷是否已經懷孕,其準確度可達99%,靈敏度為25 mIU/ml hCG。可見受過脈診訓練的中醫師,在懷孕指數相當低,還驗不到孕的時候,就能把到孕脈,是很平常的事。

(原載於2011/04/01)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婦科 | 標籤: | 發佈留言

赤小豆

紅豆/赤小豆

赤小豆不易煎煮出有效成分,所以有些中藥房會幫忙敲碎了再給客人,農曆年節前二天我人已經回到台中了,幫忙個親戚把脈後,請他就近到藥房買當歸赤小豆煮湯服用,喝了二次後詢問之,連一點利尿的感覺都沒有,後來我自己跑了一趟同間藥房,才發現老闆用力敲碎的是紅豆啊,還是不可偷懶開車去別家藥房吧~紅豆是一般食品,實在很難稱得上藥效,《本草綱目》:以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紅色者,並不治病。孕婦要消水腫,必須使用藥用赤小豆效果才會明顯,每次劑量一~二兩,小火慢煮三四十分鐘,直到種皮破裂,再熄火飲用。

《本經》赤小豆的功用: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赤小豆當歸散中赤小豆主排癰膿,但癰膿要如何排出呢?這親戚後來問我,為什麼他的大便顏色變深,他認為是便血甚擔心想去看西醫,但就我看來這是好事,是身體內的癰膿經由排便這個去路而離開。腸癰時服用大黃牡丹皮湯,也可以觀察到一樣的情形。赤小豆當歸散中赤小豆的炮製:浸令芽出曝乾。因為大多數種子類不能進口的緣故,所以從大陸入海關的赤小豆,都必須先經過烘焙的製程,使其喪失發芽的能力,我抓了一兩的赤小豆,非常努力的照顧,只有這少少的幾顆冒出新芽~

如果我是病人,不會想要喝硫磺燻太過而變酸的桔梗湯,咳嗽時不想用漂白的麥門冬,這些藥反而更傷氣管;如果我是採買者,不想買劣質中藥材幫家人燉補養生,寧可多花點錢買安心道地的藥材,現在市場的食材藥材品質混亂,未經挑選把關,很容易把傷身的東西吃下肚。醫者亦同此心,同樣一帖藥也許較貴些,但藥材品質好、療效佳且不傷身,因此只要服用較少帖的藥水,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這才是服藥的真正目的。用藥已經愈來愈龜毛的我,查覺到診所的藥材不優便退貨,最近也多增加了一個中盤商,可以兩家比較所進藥材的品質和價格。沒有生命力發不了芽的赤小豆,是屬於無法忍受的範圍,所以自行到別的藥房找到了台灣產的正本赤小豆,雖然價格貴了些,但赤小豆當歸散我是指定用此藥,而且要浸令芽出後再煮藥。

上篇文章催芽豆漿的少陽特質,討論過種子催芽的中醫意義。少陽表陽氣初發,代表卦象是震卦,《序卦傳》:「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是象徵大地的坤卦,由最下方發生一陽,使大地震動,最近紐西蘭、日本、雲南各地相接發生地震,便知道震卦這一陽啟動的能量有多大。《本經疏證》:癰腫膿血是血分病,水腫是氣分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穀氣者歸脾,豆又以象形為腎穀,赤小而緊,則又被心氣於腎,所謂貫火氣於水中,蓄水氣於火內,乃其要,則在乎本歸脾,能吸火精防水溢也。但何以赤小豆當歸散中主排癰膿的赤小豆,必須要另經浸令芽出的炮製呢?水腫者,貫火氣於水中則水腫宣行;癰腫膿血者,火反灼水,蓄水氣於火內則火體靖,火體靖則煎灼減,然欲「排」癰腫膿血出,非增加藥物之動勢不可,顯然排癰腫膿血比下水腫所需的動能要更強,是故赤小豆,應用於赤小豆當歸散而主排癰膿時,必須劑量大且浸令芽出,以炮製的方法助天地之氣、增長震卦之動能,以達到排出癰膿的效果。

        一般非仲景方醫家也許少用赤小豆,但常用中藥「神麴」的六個基本組成藥材中,就包括了赤小豆,將赤小豆粉和其它藥材,混合拌勻後保溫發酵一周,切成小塊,晒乾即為神麴,用於治療飲食積滯的療效甚佳,臨床使用頻繁。依現代食品工業的角度而言,發酵可生產酶製劑,和種子發芽過程會產生大量的酶(酵素),是類似的效果。

(原載於2011/03/11)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4 則留言

催芽豆漿的少陽特質

仲景用赤小豆有三方:瓜蒂散、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赤小豆當歸散。《本經》裏赤小豆的功用講得簡潔明瞭: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胡希恕先生在《傷寒論、金匱要略講座》裏區分瓜蒂散、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中的赤小豆是袪濕之效,赤小豆當歸散中赤小豆主排癰膿。赤小豆當歸散以赤小豆為君藥,其劑量和炮製:三升,浸令芽出曝乾。”芽出”這是很特殊的炮製方式,為了試驗赤小豆的芽出,我參考了現在很流行的催芽豆漿的作法,也利用大家熟悉的豆漿,來說明由中醫觀點,食材藥材經「催芽」後展現的少陽特質。

催芽豆漿的作法:

  1. 將有機黃豆洗淨,泡水4~8個小時後,置於乾的漏水容器內。
  2. 蓋上濕布,進行催芽。(禁止日曬!)
  3. 每3~4小時沖水清洗一遍,大約一天~二天的時間,重複這個動作。冬天需時較久。
  4. 黃豆種子冒出一點小白頭,即完成催芽程序。
  5. 將發好芽的黃豆倒入電鍋的內鍋中,加水與黃豆齊平,外鍋放兩杯水,電鍋蒸熟。
  6. 要喝時,將適量的熟黃豆和熱水倒進調理機,現打現喝營養美味。

催芽豆漿的優點:

  1. 黃豆芽在發芽的過程,會產生大幅增加的維生素C
  2. 有研究指出,黃豆芽所含的硝基磷酶,有助於改善癲癇,減少發作的次數,並減輕症狀。
  3.  黃豆芽在發芽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澱粉酶,具有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
  4.  黃豆芽的蛋白質利用率比黃豆高10%
  5.  黃豆發芽後,紅蘿蔔素增加1-2倍;維生素B2增加2-4倍;葉酸成倍增加。
  6.  黃豆發芽後,天門冬胺酸急劇增加,能減少體內乳酸堆積,消除疲勞。
  7.  黃豆發芽後,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能誘生干擾素,增加體內抗病毒、抗腫瘤的能力。
  8.  黃豆催芽後,可降低黃豆的普林質,去皮尤佳。

        以上是由現代營養學觀點,所闡述的催芽豆漿優點。根據我自己試喝的結果,黃豆催芽前為寒性,催芽後轉為溫性,這是很明顯的,(要提高身體試喝的敏感度,得平常儘量口味清淡,比較容易分辨得出來喔。)至於很香很順口,完全不會腹脹,也是顯而易見的,的確是很不錯的健康飲品,加點芝麻粒一起打,更添香濃和鈣質,是比牛奶好很多的營養補給品,尤其對過敏體質的兒童、消化不良的老人家和素食朋友。加點黑豆一起打,則加強補腎的效果,不過要記得黑豆的催芽時間較長,需和黃豆分開催芽。

由先天八卦的架構觀點來看,少陽表陽氣初發,代表震卦中最下方的一陽要透發出來,用天象來說明震卦,附上的這張照片是2010年9月1日5點27分(卯時)拍的,上方的陰翳仍厚重,但下方的陽氣已隱約欲透出,其圖象與震卦之陰陽爻示意相仿。對應到人體生理的後天八卦,我們辨證和持脈的重點,常在於觀察這陽氣生或不生;生了之後升或不升,順利的生升透發是正常生理人體東昇之氣,若透發不出,則退回為坤卦(土地),即歸於塵土,好像種子在土壤中發不出芽被土壤掩蓋死了。所以陽氣之生與升之勢若足夠,則種子可以在土中透發出新芽,表現出各種生命現象;精卵結合後胚胎著床,可以觀察到心跳,發育成胎兒。這是中醫的少陽概念。

        少陽有其特定時間性質,《傷寒論》: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我們在選擇藥物的時候,也會依藥物的生長特質,來治療相對應的病證。例如選擇仲春(農曆二月)生苗、象春生之氣首暢萬化的柴胡,入胸脇肋部位,為處理少陽病的常用藥。上古以司歲備藥物,若藥性尚不足欲加強之,則以炮製代天地之氣以助之,是故豆漿催芽與否,自有其性質轉化與營養價值的不同,赤小豆用藥時催不催芽,藥性上亦有所不同,下一篇再來討論赤小豆囉~

分類: 簡單生活, 輕鬆養生 | 標籤: | 發佈留言

大建中湯之術後沾黏醫案及應用食譜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大建中湯方
蜀椒二合(炒去汗) 乾薑四兩 人參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陳修園《金匱要略淺注》:寒氣上衝于皮膚而突起出見之形,似有頭足,上下俱痛,而手不可觸近者。曹穎甫《金匱發微》:寒氣結於少腹,一似天寒,瓶水涷而欲裂,於是上衝皮起,見有頭足…君蜀椒以消下寒,不待附子、烏頭,便已如東風解涷矣。臨床醫案可見於胃脘痛、胃下垂、蛔蟲痛、腹股溝疝痛等病證。

        有一位68年次的女病人,因為肌瘤及子宮內膜異位導致經痛,96年婦科手術後沾黏嚴重,腹痛極不適,98年12月又進行了第二次手術,症狀仍未好轉。99年12月來就診時,平均經期21至23天,但經期前後會腹痛長達二星期,經前及經期痛和經後痛的症狀不同,前者是臨床婦科常見的下腹悶刺痛,左下腹甚,甚則有抽痛感;經期結束後的疼痛,則是位於兩側少腹,”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非常明顯,痛甚欲吐,給予大建中湯水藥一周,便覺症減甚舒,現繼續服藥治療中。

大建中半湯(花椒、乾薑)滷牛肉

  1. 取半碗油,中小火油熱後,放入二小匙花椒,小火慢炸到香味出花椒略變色即可,瀝渣取油,是為花椒油。
  2. 乾薑切片,可視個人口味,酌加蒜頭、辣椒、洋葱或青葱段,用花椒油炒香。
  3. 澳洲安格斯牛肋條切塊,米酒一大匙,醬油二大匙,加入鍋內略翻炒。
  4. 將所有材料放入湯鍋,加適量水淹過食材,小火滷一小時。熄火待自然鍋冷,即完成。喜歡肉質軟爛者,可放入悶燒鍋一至二小時。

十度以下的寒流來襲,我會推薦的仲景藥膳方,一是當歸生薑羊肉湯,二是大建中半湯滷牛肉,二方做起來都不難,而且美味又暖身。第一次試做滷牛肉時,偷懶地將蒸花椒水和其它材料放入鍋內一起滷,還真是不太好吃,因為花椒煮久便會帶點苦味,所以花椒油的步驟是不可以省略的。

        因為天氣實在很冷,所以平常不嗜辣的我,買了些比較不辣的辣椒,加入拌炒,然後把它們挑出來,並沒有和牛肉一起滷,結果嘗起來還是比預期的辣。川菜的兩大台柱是花椒和辣椒,花椒麻、辣椒辣,椒麻雞、麻辣鍋的名稱其來有自,學弟問我大建中湯辣不辣,一點也不,只是很麻熱;而買的那些辣椒也的確不太辣;但是當花椒和辣椒合體後,狀況便改變了,香辣得很~這也說明了中藥不是專注於單一藥物的效用,而多是講究藥與藥之間的交互作用,和方劑裏面君臣佐使的搭配。麻黃需要配桂枝,才能展現發汗的強效;當歸加川芎和當歸加芍藥比較,會有很不同的藥效差異;這跟現代藥理分析研究單一藥物的成分和作用,邏輯是不同的。其實人也是一樣的,你很熟悉認識的一個人,交了個好朋友或談了場戀愛,突然想法和行為都不一樣了,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也很常見。

(原載於2011/01/23)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內科 | 標籤: | 1 則留言

花椒

廣花椒/大紅袍花椒(紅到發紫,香氣辛香濃烈)

我不算美食愛好者,口腹之慾可以忍得,飲食儘量健康清淡,然而也該隨季節時令而有適當的改變,在又濕又冷的冬天,吃點辛辣是不錯的選擇,所以乾薑和花椒成了廚房的常備品。花椒在仲景醫書上稱為蜀椒或川椒,《張仲景對藥的臨床應用》:蜀椒、乾薑,二者相伍,同氣相求,降而不升,散而不收。屬溫裏袪寒之對藥。仲景用花椒有六方,可參考後附表格之組成及劑量,己椒藶黃丸之椒目(花椒之種子)藥性較不同,不予同列。

        花椒是芸香科青椒或花椒的乾燥果皮,香氣辛香濃,可除各種肉類的腥氣,所以家庭主婦和廚師們,用得比中醫師多。市場品多見三種:紅花椒外色棕紅或紅紫色,香氣特殊,味辛辣麻舌;青花椒灰綠至棕綠色,顆粒略小,氣香,味微甜而後辛;大紅袍花椒的香氣就更濃郁了,一小撮大紅袍花椒裝在夾鍊袋裏,書桌還是充滿了濃濃辛香味,很是芳香怡人。外食時如果點麻辣鍋、五更腸旺等菜餚,都可以看到花椒點綴其間,入菜多用廣花椒,味道其實不太麻辣,市場劣質品會摻雜他品或染色,購買時須注意,抓一小撮在碗裏,用熱開水沖泡,湯液變色就不好了。藥用我選買山西大紅袍花椒,顏色紅到發紫,麻香味濃,令人難忘。

試煮大建中湯:乾薑四錢、黨參二錢、大紅袍花椒半錢,中小火煎煮二碗水收至一碗,過濾藥湯後,趁熱加入一小匙純正麥芽糖,便完成了。原方蜀椒二合,依《經方劑量揭秘》一書換算並稱重,約相當於18、19公克,一錢等於3.75公克,故取花椒半錢。照片上的沖泡壺杯組,是前二天公會尾牙抽到的,不喝茶及咖啡的我,開箱後還不知道該拿它來做什麼好,仔細一瞧才發現上面的旋轉內杯有很細的過濾網目,拿來濾藥湯正好,連之前有點小困擾的菟絲子藥湯也沒問題了,呵呵,不必花錢又多了一項煮藥器具。

聞起來很香的大建中湯,入口卻十分辛麻,一吞下藥湯,麻熱感向下竄延,頓時你就會知道自己的食道和胃在什麼位置,再過一至二秒,熱便到了肚臍周邊。吞完一口藥湯後,唇、舌、咽都是麻的,口腔會突然湧出非常大量的唾液,試圖中和這種刺激感。因為感覺實在太強烈,說實話,要趁熱鼓起勇氣才能把剩餘的藥湯喝完。我是傍晚吃完飯後喝藥的,喝完後腸道蠕動明顯會排氣,臍周內部的微熱感一直到晚上十點還猶存,隔天同一帖藥煮喝第二次,仍是如此強烈,難怪買藥時中盤商特別叮嚀,這是特級的大紅袍花椒,少量即可,千萬別拿來入菜,沒人敢吃的。話說回來,藥用的花椒如果不麻,就不夠有效了。

陽明(胃家)從心下到小少腹之間,是陰陽氣血水火之大都會,升降出入是最重要的本質。胃病吐逆是火反上逆,脾病洩利是火不在下,花椒能使火熱下歸,芳草之中,功皆不及。《本經》:味辛,溫。主邪氣,欬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溼痹痛,下氣。大建中湯為嘔痛腹滿,烏梅丸為蛔厥嘔煩。《本經疏證》:能使火不上逆而下歸,是金之挾火下流以就土之範也,是椒之能事也。《本草思辨錄》:蜀椒為足太陰及右腎氣分之藥,袪脾腎之寒濕…寒飲之病,從不以椒治,但寒之病,亦未嘗以椒治。

Joyce轉寄的南懷瑾秘方: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時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麼大,放在肚臍裏。這方法我也試了,雖然不及湯藥效果強烈,仍是有點感覺的。常覺臍下涼,或腸胃寒濕、蠕動功能不佳脹氣的人,可以當作日常保健方,不過記得要用大紅袍花椒和較好的艾絨,效果才能出得來。

(原載於2011/01/05)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

結腸癌之陽蹺脈醫案

最近臨床上遇到一個很典型的陽蹺脈病人,可與《脈經》陰蹺陽蹺帶脈篇,以及《桂林古本》對照參看,整理一下醫案供大家參考。

53歲女性,主訴是便柲。自99/10起大便數日一行,大便不暢,便硬難解。口乾,面紅熱。已服西藥軟便劑及瀉藥,11月仍便秘不暢。小便正常。

病史:98/11/27結腸癌外科手術,12月證實為第三期,12/17起放射線及化學治療半年。

   99/09起口服化療藥二年:Tegafur 100mg/uracil 224mg,folina 15mg。

舌診:舌淡紅,尖紅。苔薄少。齒痕。

脈診:

右手陽蹺脈,陽急而陰緩。寸部短細勁線在1、5軸左右彈,且上溢。胸中至奇恆形緩勢緩。

左手亦呈陽蹺脈,但不若右手典型及勁線明顯。關部趺陽處不浮,應指有力,提指則頂指。

12/16科學中藥:大承氣湯2.2g,芍藥甘草湯3g,黃芩2g,黃連0.3g,阿膠1g。

(北)沙參2g,玉竹2g。

  藥    茶:沙參2錢,玉竹2錢,每日當茶飲。

一周後回診,面紅熱及口乾症減,大便一日一行,覺量少解不盡。病人自述已改善許多。

脈診:右手陽蹺脈,陽急而陰緩。但1、5軸左右彈的範圍已收縮,呈現2、4軸之左右彈,且根部已相連;細勁線消失,呈熱化而形較緩擴的脈象,溢脈略減。左手陽蹺脈變得不明顯,關部九菽以下沈伏,提起來仍頂指。

12/23科學中藥:大承氣湯2.5g,桔梗湯4g,連翹2g,梔子1g,(北)沙參2g,玉竹2g。

  藥    茶:沙參2錢,玉竹2錢,每日當茶飲。

診脈之定位可參考《脈經》手檢圖,臨床思路為《桂林古本》:奇經八脈之為病,由各經受邪,久久移傳,或勞傷所致,非暴發也。…其處方奈何?師曰:相體虛實,察病輕重,採取方法,權衡用之,則無失也。結腸癌病位在下,但勁線在右寸數急且溢。急上寸口的脈勢急,理當可用芩連草膠,《桂林古本》:病溫,舌赤,咽乾,心中煩熱,脈急數,上寸口者,溫邪干心也,黃連黃芩阿膠甘草湯主之。然脈象太細,所以改用黃連阿膠湯變方,使用芍藥甘草湯加強養陰,並酌加沙參、玉竹的科學中藥及藥茶。左關沈伏有力及右寸勁線,則以大承氣湯攻下。回診後脈象改變,改用桔梗湯加連翹、梔子,清上少陰的熱化。

        Tegafur & Uracil是化學治療藥物的複方,藉由干擾癌細胞的生長來殺死癌細胞。此藥的副作用: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疹、皮膚癢、易怒、憂鬱、神經質、膚色變深、虛弱、皮膚乾或龜裂。其中並不包括便秘一症,然而病人自述以前從未有此現象,自99/09起服用化療藥一陣子後,才變成這樣。中醫的科學和西醫的科學著重點不同,西醫用藥強調數字統計,中醫用藥看重個別反應,所以通常病人跟中醫師陳述個別症狀,即使不包括在統計現象中,仍會受到重視。

(原載於2010/12/26)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內科 | 標籤: |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