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孕外治法

住了六十幾年的老家,目前正面臨民事訴訟,欲爭取地上權。前二個星期忙著準備出庭文件,閱讀法條,與律師諮詢討論。大雄阿伯的實戰經驗豐富,書狀寫得很好,學法律的大嫂幫助觀念釐清和提供判例資料,整個案子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術業有專攻。我自己學中醫,知道中醫的易學難精,從中藥房老闆到一般有興趣的民眾,大家都可以略懂些中醫概念和中藥使用,然而實際上要能與疾病對峙成功,一定得要長年累月的浸淫學習與堅持精進才行。法律領域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欲尋求官司能有最佳結果,上星期正式將案子委任給專業律師了,謝謝顧老師和馬主任的推薦。我們把老家存續交給律師,就像病人把健康交給我,心情是一樣的~~這樣做應該會比較好,我也需要有更多時間,專注在中醫領域,不能辜負病人的託付啊。

中醫調理助孕,有相當的多論述和方藥可以使用。除了內科服藥之外,同時搭配外治法效果更佳。目前針對婦科助孕,以針灸為主流,穴位敷貼、薰臍法和藥浴法,也可以適時施行,以達到更有效率的治療。

(一)針灸

《脈經》:右手關後尺中陽絶者,無子戶脈也,苦足逆寒絶產,帶下無子。陰中寒,刺足少陰經治陰。《脈經》《甲乙經》《千金方》《醫學綱目》等書,相關婦人子嗣部份的用針法,取穴少陰腎經及任脈為最多,其中或有見厥陰肝經及太陰脾經者。若偶有用太陽膀胱經及陽明胃經之穴,則多為婦科臟器處之局部取穴。因此,腹部的關元穴、胞門子戶穴、中極穴、子宮穴,是必針之穴,而且子宮較虛寒者,每針至少灸三壯,不但可助孕,還可瘦小腹,真是魚與熊掌兼得之治。足部三陰交也是必針之穴,若實熱甚者,加瀉太衝、合谷穴;痰濕肥胖者,加針公孫、豐隆穴;肝鬱氣滯血瘀者,太衝、行間、血海穴必須加強針之。

值得注意的是須避石門穴。《甲乙經》:任脈氣所發,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絶子。《千金方》:石門,忌灸,絶孕。《醫學入門》:婦人針灸石門,終身孕不成。石門穴在氣海穴下一寸,關元穴上一寸,上下兩穴皆是助孕要穴,獨石門穴須戒慎,所以下針取穴須謹慎。

助孕針灸的最適時間:自經期結束至排卵日後一周。因為排卵後大多在輸卵管受精,受精後的合子(zygote),約花四天到達子宮,浮動三天後進行著床。因此,排卵後初期的針灸治療,可助下腹部氣行血運,活潑輸卵管的推送合子,至子宮進行著床,而排卵日一周過後就別再打擾它了,這樣是比較保守謹慎的作法。針灸的頻率則以三天一次,一周二次為佳。

(二) 穴位敷貼

同三伏貼的治療理論,視婦人體質使用適當藥物研末,用酒、或薑汁、或特調藥水調製後,敷貼於皮膚穴位上,讓藥物通過皮膚、毛囊及汗腺等,吸收入血液後,發揮作用逹到療效。「腹部深如淵,背部薄如紙。」前針後貼是我比較喜歡的作法。腹部針灸後,再敷貼背部穴位,讓病人回家後三小時再自行取下,以完成整個療程。常用的穴位有命門、腰陽關、腎俞、上髎穴,當然也會視情況選用脾俞、三焦俞、大腸俞等穴。

(三) 薰臍法

《甲乙經》:女子絶子,灸臍中,令有子。薰臍法因為相關器材購買不難,所以很多人會自行使用。其實『薰臍療法』是中醫『炙療』和『藥療』的合併使用,應該要經過辨證論治,其中亦涉及中醫藥物、診斷及經絡學說理論,應屬醫療行為,但是目前仍歸屬於民俗療法。建議大家欲施行薰臍法時,應先經過中醫師辨證及指導,宜選季節較為涼爽或寒冷氣候來做為開始,並確定無咽喉不適或咽痛、發燒的病情發生,才可使用。不當使用的情況是會造成「火逆證」,《傷寒雜病論》118條: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112條: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這時就需要用藥治療緩解了。

(四) 藥浴法

藥浴法可參考前文「藥浴養生」。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只是若不是被輕忽了,就是被過度強調美麗外表的部份。就中醫的角度來看,逐外邪而出的兩大途徑:出路和去路。「出路」是指皮膚的汗腺毛孔;「去路」即是透過大小二便。既然它是這樣有效的一個途徑,自然也是給藥治療的有效方式。所以穴位敷貼、薰臍法、藥浴法等,都是透過皮膚路徑的治療方法。對不喜歡或不適合吃藥的人而言,更是容易接受。

目前西醫不孕治療的成功率:人工受孕(IUI)平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試管嬰兒(IVF)平均是百分之四五十。但不可否認的,其治療過程的部份措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例如試管嬰兒,必須促排卵及腹腔鏡取卵,促排卵破壞了身體自然的生理周期,腹腔鏡是侵入式治療,會有麻醉風險及造成沾黏的可能性,而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亦十分常見。因此,施作次數愈多,對婦女的身體傷害愈大。

而且眾所皆知,各項西醫生殖技術最易導致失敗處,就是胚胎「著床」的那一關。最近美國生育年會基於物極必反的省思,開始有回歸自然的風氣,有學者報告:去掉人為刺激排卵的步驟,嘗試以自然週期的胚胎,植入未經人工刺激的子宮,著床率居然不錯。而且國內醫院也漸以陰道超音波取卵,取代等於是一項手術的腹腔鏡取卵了。

所以建議無器質性病變的婦女,多以中醫內服外治法助孕,成功率不見得低於西醫人工受孕,而且身體是愈調愈好。有器質性病變的婦女,也建議採取中西醫並治,調養體質,提高著床率及增強安胎,進而減少人工受孕施作的次數,這樣既努力懷孕生子,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原載於2010/03/29)

分類: 中醫婦科, 臨床應用 | 標籤: | 1 則留言

小兒變蒸學說探討

前二天剛下診時,接到小胖(化名)媽媽打來的電話,她說:「小胖看診後隔天發燒到38度,她急忙再帶去看小兒科。」小胖今年三歲多,是個唇紅體熱常咳嗽的小男生,確認了一下他的病歷和用藥,我答道:「原來的藥仍可以繼續服用,也有足夠的退熱效果。」小胖媽媽說:「西醫也跟我說,退燒藥備著,超過38.5度再吃就好了,可是我還是很擔心,想先給他吃一天的藥看看。」

不知道”發燒了要趕快退燒”這個錯誤觀念,當初是怎麼宣傳的,怎麼會這麼深植人心,連中西醫聯合起來,都說服不了這位心急如焚的媽媽。其實會發燒,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台灣兒科醫學會也建議,適度發燒增加體溫有助於減少微生物繁殖,促進嗜中性球與干擾素interferon活性,因此發燒是一種身體的調節與防禦反應。不少退燒針/退燒藥/塞劑都含有阿斯匹靈的水楊酸成分,十八歲以下小朋友使用後,有可能導致雷氏症候群。而且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服用西藥後,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而中藥的效果是穏定且緩慢地下降體溫,並且不會復燒。

中醫在西晋時代(西元265-316年),就提出小兒變蒸學說,探討小兒發熱的相關症狀表現,還有人將變蒸學說列為中醫兒科基礎理論的五大代表學說之一,它與純陽學說,稚陰稚陽學說,三有餘四不足學說,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學說,一樣受到許多醫家的討論和研究。

  • 變蒸的涵義

“變蒸”一詞,首見於西晋王叔和的《脈經 評小兒雜病證第九》「小兒是其日數應變蒸之時,身熱脈亂,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哯者,脈亂無苦也。」變者易也,蒸者體熱。部份醫家認為變是變其情智,發其聰明,主要是指精神發育,蒸是蒸其血脈,長其百骸,主要是指形體發育。所謂”變蒸”是指小兒在2歲以內,由於生長發育的旺盛,其血脈、筋骨、臟腑、氣血、神志等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地變異,蒸蒸日上,每隔一定的時間就有一定的變化,並且還可表現出一些症狀,如發熱、煩吵、出汗等等,但無病態,是小兒精神、形體階段性生長發育的一種生理現象。

  • 變蒸的規律

顱囟經》認為三十日一變,六十日一蒸。諸病源候論 變蒸候》則認為三十二日為一變,六十四日為一蒸,後世醫家多依此為準則。經過十變五蒸(即三百二十日)之後,再經過三次大蒸,即六十四日後為第一次大蒸,又六十四日後為第二次大蒸,又一百二十八日後為第三次大蒸,共二百五十六日。這樣十變五小蒸,三大蒸全部完畢,共五百七十六日,小兒的臟腑氣血、筋骨百骸方才生長齊備。

  • 變蒸的臨床表現

諸病源候論 變蒸候》中謂「變蒸有輕重,其輕者,體熱而微涼,耳冷尻亦冷,上唇頭白泡起,如死魚目珠子,微汗出,而近者五日而歇,遠者八九日乃歇;其重者,體壯熱而脈亂,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則吐呃,無所苦也。」醫學綱目》謂「每經一變一蒸,情能既異,輕者發熱微汗,其狀似驚,重則七八日解,其候與傷寒相似。」保嬰撮要》則謂「有不熱不驚,略無證候而暗蒸者,蓋胎氣壯實故也。」

現在有些中醫師會提醒家長,發燒時要注意小朋友的耳朵和尾椎骨,如果不發熱便無大礙,便是由諸病源候論描述而來。

  • 討論與心得
  • 變蒸決非一時質的輒變,乃是數量漸變的過程,這種數量變化思路是可取的,但未必有依期而變的刻板規律。
  • 在每一次的變蒸過程中,臟腑功能也隨之變化。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所說的生某臟某腑,是指臟腑的功能活動而言,而非臟腑本身。是反映小兒各系統器官發育不同時進行。
  • 觀察剛滿周歲的小朋友,的確隔不定時間會出現低熱的現象,約38度上下,但精神如常,一樣玩樂,飲食二便也正常,可能早上低熱,傍晚就恢復正常。現在的西醫小兒科醫師也建議,小兒發燒在5度以下,應該觀察注意,而不應急著給藥治療。
  • 明代張景岳、清代陳復正傾向認為變蒸是病理現象,而非生理現象。個人則認為變蒸學說是人類生命周期性生理活動的一種表現,如同生理時鐘、月經週期及24小時體溫變化等,只有在個體正氣不足的情況下,有可能產生病理的轉變。

參考資料

1.鄧軍霞,馬新超    變蒸學說探析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3/04

2.韋杏     中醫兒科變蒸學說探討        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2年第5卷第1期

3.張慶偉,李寧        變蒸探討        山東中醫雜誌2000年8月第19卷第8期

4.朱錦善 小兒變蒸學說的源流與學術爭鳴        中國中醫藥第2卷第11期2004/11

5.錢乙 小兒藥證直訣新編   八德教育文化出版社

(原載於2020/03/18)

分類: 中醫兒科, 臨床應用 | 標籤: | 發佈留言

史書記載最早的女醫生

臨床的婦科病人很多,自古以來醫書論述婦科亦多,《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婦科這一冊,搜集了自黃帝內經時代至清朝,眾多著名醫家對婦科的專論專方,但是前翻後翻,皆無法找到女醫家的論述。有點好奇,大家都看了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劇,知道韓國有大長今,那中醫起源地的中國,最早的女醫生是哪位呢?

《史記》卷百二十二·酷吏列傳第六十二:義縱者,河東人也。為少年時,嘗與張次公俱攻剽為群盜。縱有姐姁,以醫幸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王太后問:“有子兄弟為官者乎?”姐曰:“有弟無行,不可。”太后乃告上,拜義弟縱為中郎,補上党郡中令。治敢行,少蘊藉,縣無逋事,舉為第一。遷為長陵及長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貴戚。他以案捕太后外孫修成君子仲,上以為能,遷為河內都尉。至則族滅其豪穰氏之屬,河內道不拾遺。而張次公亦為郎,以勇悍從軍,敢深入,有功,為岸頭侯。

西漢時,我國在醫事制度上已專門設有“女醫”,古稱“視產乳之疾者”,其工作內容或許很像我們現在的助產士吧,助產士專技普考今年七月是最後一次舉辦,我也是助產士接生的吔,是令人懷念的行業。

史料記載王太后死于元朔三年(前126),因此,義姁,漢武帝時河東人,今山西永濟人,其醫事活動當在西元前126年以前,可惜她的生平和醫學成就都沒有記載,但確實是我國史書記載中最早的女醫生。

網路上可以找到義姁的相關事蹟,因為沒有史料來源,很可能是被韓國大長今激出來的,當做有趣的小故事看就好:

義姁懸壺濟世,深受群眾的受戴和歡迎。由於她醫療技術精湛。朝野共知。她不僅善於治療各種疾病,而且尤擅長婦科。漢武帝得知後將她召入宮內,拜為女待醫。專為皇太后治病,深得太后的信任。

傳說,義姁自幼聰明伶俐, 對民間醫藥十分偏愛,虛心好學,樂於鑽研醫術,遇有醫生走村串戶看病,她總愛跟著學,看醫生怎樣望、聞、問、切,或豎起耳朵,聽醫生講解醫理,並虛心求教。久而久之,她不僅學到了許多醫藥知識,而且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一天,外村抬來一個久治不愈的腹脹病人。病人的肚子脹得像一個灌滿了氣的皮球。

義姁對病人仔細診斷後,取出幾根 針在他的下腹部和大腿部紮了幾針,然後拿出一包自製的藥粉撒在病人的肚臍上,同時給病人熬服湯藥。三天以後,病人腹脹開始消退,呼吸變得均勻,不久就痊癒了。自此以後,義姁的醫名便在方圓百里傳開了。

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年老多病,漢武帝聽人說起義姁醫術高超,便派人專程暗訪。結果證明義姁不但擅長內科疑難雜症,而且對外科、針灸也頗精通,所用藥物只是些山間的草木藤葉,但療效極好。於是,漢武帝便詔她入宮,封為王太后的特別侍醫。 她到宮中以後,果然將王太后的病治好了。有一天,王太后問她,你有兒子、兄弟嗎?義姁說,只有一個弟弟義縱,但行為不節,不可為官。但是,王太后因為十分喜愛她,仍奏請漢武帝,封義縱為中郎,補為上党郡令。從《史記》所記來看,義縱為官後,很有能力,深受漢武帝賞識。而且義縱的同夥強盜—張次公也改邪歸正, 甚至積功做到王侯。

(原載於2020/03/10)

分類: 生活散文, 簡單生活 | 標籤: | 發佈留言

外感溫病一例

什麼時候會讓人眼紅又心痛呢?是走在街上,突然看見馬路對面,你愛上的那個男人,正摟著一位不知名的美女…呵呵,想到哪裏去了,這不是本部落格想要討論的主題啦,我想公佈的正確答案是:外感。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人體,讓人因病而弱,皆屬於外感,所以不論是腸病毒、H1N1、輪狀病毒、沙門氏菌…等令人致病,都歸屬於中醫的外因病,而其中有些情況是會導致眼紅及心痛的。

剛過完年,當阿蘭(化名)紅著眼睛走進診間的時候,因為去年五月也是類似的症狀,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我更清楚該如何處方加減,才能更有效率的治療,縮短病程。果然,起病是左耳咽腫痛甚,一天後開始間歇性急促陣咳,痰涕黃黏稠,夜近十一點吸氣難而欲喘,病程數天中間,曾偶爾一次的心痛,在心胸處有數個非常接近的痛點,時間長達好幾秒,三天後,左眼開始不適而泛紅。而病人自述電話拿起來,卻一時想不起家裡的電話號碼,聞診上也有語不依倫次屬實的表現,這是神昏譫語啊。

外感也會紅眼睛,腺病毒、輪狀病毒、B型流感病毒和腸病毒A型柯沙奇病毒,都容易引起結膜炎,這在眼科是很常見的病例,通常給予抗感染消毒劑和類固醇藥水(例Sulfamethoxazole Na + tetrahydrozoline HCl;Fluorometholone),以減輕症狀,病程約兩周。(歡迎小宇媽媽指正補充。)

至於心痛的症狀,不能直接和病毒感染的心肌炎或心膜炎劃上等號,但的確已有西醫提出,在流行性感冒或腸病毒盛行期間,要特別小心併發心肌炎,尤其是幼童,當然其中也有大人的病例被報導。就中醫的角度而言,個人體悟這亦是邪入心包的溫病表現,平素即有心悸或心痛表現的病人,比較容易在外感時,會有心痛的症狀,當然,舊病並未完全復原者,病循舊路甚速,也會再發生。

阿蘭已經自行到眼科拿藥,再來看中醫。這次把完脈,我開的處方是麻杏甘石湯為主,增液承氣湯為輔,再加數個單位藥,其中一味藥是牛黃,三天用藥。去年五月的外感,雖然也有眼紅及心痛的症狀,但其脈證是大砂草加減方,用藥已加重但病程仍久,且症狀減輕不夠明顯迅速,自覺並沒有處理的很好,而且我也認為其舊病一直未完全復原,是故其間一有外感即左耳咽作痛,有意藉這次的治療做較徹底的掃蕩。三天後回診,療效果然進步,上次耳咽痛了好幾天,這次一服藥即有明顯的改善,眼藥水上回足足點了三四天,這次只點第一天就退紅了,雖然眼睛仍不適,還是會有眼屎,但病人決定只靠中藥而不再點藥水,眼部不適在三天後得到緩解,心痛的症狀也未曾再發生。

但仍不夠滿意的部分是喘咳,病人咳了兩天才緩下來,入夜欲喘的情形也改善得較慢,並且在第三天晨起時微有鼻血(衄)。《趙紹琴溫病講座》:溫病是溫邪犯肺,傷寒是寒邪客表;溫病不可發汗,只宜辛涼清解。溫病初起,誤用發汗解表,則斑黃狂衄,禍不旋踵。如果病初起就使用麻杏甘石湯的湯劑,療效一定會好很多。湯者,蕩也。其效速,並可靈活調整每味藥的分量,不必受限於科學中藥的制式比例,可惜病人尚不能接受服用湯劑。是故回診時加強”透熱轉氣”,讓邪有出路,並針對喘咳藥物做了調整,最重要的是叮囑病人,溫病的恢復期較長,要耐心服藥。現代人都太忙碌,病好了大半便不管了,繼續衝刺為生活打拼,所以病循舊路來勢甚速,這樣的病例頗多,尤其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為常見。

吳鞠通《溫病條辨》:喘咳息促,吐稀涎,脈洪數,右大於左,喉啞,是為熱飲,麻杏石甘湯主之。又中焦風溫篇內提到:陽明溫病,下之不通:津液不足,無水舟停者,間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氣湯主之。吳鞠通是位很聰明的醫家,明識仲景之法,亦通曉溫病之理,其著《溫病條辨》傳承經方、立論溫病,並法傷寒論之體中猶能自創一格,以三焦立論,讓後世醫家易於接納傳誦閱讀,實在令人佩服,書末附一卷產後及兒科調治,讀來亦十分有趣。

牛黃作為藥物使用,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神農本草經》中把它列為「上品」之藥。其藥物使用時間雖久,卻不歸屬於經方派藥物,而在後期溫病理論發展後,才搖身一變成為溫病派的重要藥物。其來有自啊,由此醫案可知,牛黃的使用的確可以明顯地提昇療效,縮短病程。

(原載於2010/02/27)

分類: 中醫內科, 臨床應用 | 標籤: | 1 則留言

大人也得腸病毒

大年初六開工,開車時車外只有九度呢。小玉(化名)一家都是我的病人,今天只有爸爸媽媽來了,原來小玉得了腸病毒引發的咽峽炎,初四發燒到三十九度,昨天已經到西醫診所看過病了,而爸爸媽媽後來亦覺不適,所以冒著又凍又雨的天氣,還是來診所報到。

爸爸的症狀較輕微,自述咽部不適,兩手脈都是浮細脈,左關甚典型,所以給了大砂草的加減方,囑一日三次即可。媽媽就嚴重多了,由咽痛至左耳已經二天,因先自行服了家中備用的咽痛藥,症狀略減,所以年節聚餐仍百無禁忌,烤炸辣都下肚,還喝了紅酒,昨天下午腹瀉一次,半夜睡到一半,忍不住氣逆而咳,今早起床天氣甚冷,又喝了杯黑糖薑母茶,到診所來時整個聲音都變了,即台語俗稱”聲音束起”。媽媽的右手脈促,右大於左也很明顯,所以給的方是葛根芩連湯加麻杏甘石湯,再略加些單味藥,16克的藥分為四包,囑一次半包,二小時一服。因為耳咽痛甚,耳針先下,乾緊痛感馬上減少了大半,如此一來,服用中藥也會更有信心。

自從民國87年腸病毒71型大流行,造成七十多位幼童死亡後,家中有幼童(尤其是三歲以下),家長幾乎是聞腸病毒色變,每年的4-6月是腸病毒主要流行高峰期,但另一波流行高峰則是在冬天。腸病毒傳染力極強,主要是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例如透過糞口、水、食物感染、飛沫、咳嗽、噴嚏等,或是病人的分泌物而感染。腸病毒引發的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的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四至六天,大部份會痊癒,而併發重症的前兆是:嗜睡、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因為傳染力極強,大人得腸病毒的比例亦高,根據統計感染腸病毒的大人:53﹪是沒有症狀,47﹪有症狀-其中大部分是非特異性之上呼吸道感染、8﹪有手足口病、9﹪有類似咽峽炎的口腔潰瘍、一個沒有其他症狀的發燒的大人。

中醫是怎樣看待腸病毒的呢。我有一位病人,是美國漢唐中醫倪海廈醫師的學生,他認為腸病毒的最適方是葛根芩連湯。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由六經辨證來看,外邪(病毒)直中太陽陽明,葛根芩連湯可以是個好選擇。但是由此醫案可知,臨床上的實際情況是,就算是同樣的病毒感染,每個人的素體秉賦不同,飲食作息不同,接觸病毒頻率不同…證狀表現是不同的,脈也不同,當然藥也是不同的。個人以為,這才是中醫的精髓,中醫辨的是病人的證,而不是病,所以針對病的特效方和特效藥,是很好的參考,而不該是臨床惟一的選擇,這跟西醫的治療思考模式,是很大的不同。所以由此可知,就算此醫案的爸爸媽媽不是單純的腸病毒感染,或常有病人問我把脈把得出來是H1N1嗎,這都不會影響中醫的療效,因為哪一種病毒不是重點,病人感染後的反應和表現,才是重點。

本案中媽媽病重藥亦重,然而卻叮囑藥16克要分八次,二小時一服,因為這位媽媽是很熟的病人了,感冒時若服用一般西藥,都會覺得”太利”(台語),身體受不了,常用藥量也頂多到一包3克,所以雖然藥須重,卻得分多次服用,以免身體不適。而且處方中苦寒藥居多,苦寒燥濕,欲瀉火而不得不如此,因此也特別交代要多熱飲,民間偏方的熱桔茶、熱楊桃汁等都是很好的選擇,當然,別再因天氣冷而多喝熱薑茶,甚至四物湯、羊肉湯等補品囉。

過年期間,因為要拜拜或是玩樂,常造成睡眠不足或晚睡的現象,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外出人多之處,及聚餐機會大增,都是提高病毒感染機率的主因。在高危險期或感染期間,飲食習慣要多注意,儘量利用公筷,父母或祖父母等照顧者也要避免和小孩共食。虎年祝福大家都能平安健康,生龍活虎囉。

(原載於2010/02/20)

分類: 中醫內科, 臨床應用 | 標籤: | 發佈留言

少陰咽痛豬膚湯

臨床上遇到少陰咽痛很典型的病例,二例皆三十餘歲男性,為科學園區內時常超時工作的上班族。少陰病本正氣、津液虛,寒化咽痛大多有時間的特性,在早上或夜晚會出現咽痛,而白天則會改善,其咽痛甚劇時,右手脈寸部咽點處會出現顆粒點,其形態及緊象收縮明顯,李時珍《瀕湖脈學》:舉如轉索切如繩,脈象因此得緊名。這個脈可類比為舉如轉珠之態。熱化咽痛的區別是,咽點仍有形態但較之不明顯,端看熱化的程度,伴隨著咽點有擴或細數感。由於工作及生活作息不正常,視病人陰陽量的變化,給予科學中藥或水藥,症狀反覆時作時減。最近病人面色轉暗沈、唇乾膚乾、皺紋非常明顯,咽痛不甚,略糊瀉,決定選用豬膚湯,因為市面上沒有現成的產品,所以自己製作並給予服用,以評估其療效。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參考文獻則漢代的計量換算:

1斤=248克/1升=液體200毫升/1合(音ge)=20毫升

材料選用豬皮,是民家飼養的上等黑豬,食用廚餘而非飼料,也減少了抗生素多用的藥物影響,蜂蜜是台灣產有機純龍眼蜜,一般市售過甜又不香的假蜜,寧可不用,白米先略炒後再打成粉。做法跟豬皮涷類似,將豬皮先燙過,雖然店家售出時已經處理過,仍更精細地拔毛及刮去殘餘豬脂肥油,此時豬皮會呈現漂亮的透明感,切成條狀。水煮開後,放入豬皮,用中小火熬煮二個半小時,撈起豬皮,放入白米粉,熬香,再加蜂蜜攪拌後熄火即可。

因為要當藥,所以完全依照漢代的計量換算比例,做一次藥,便用掉了大半瓶的蜂蜜,雖然選了比較不甜的產品,對口味清淡的我而言仍是過甜,但咽痛的病人,或許是很舒服地含嚥而下,待下次問病人的感覺之後,再來考慮是否要調整蜂蜜用量。

眾多醫家注釋少陰咽痛的切入角度不同,有從藥物組成、經絡學說、臟腑理論、六經層次等不同面向來探討。由卦象上來看,少陰層次主要在談離坎卦,亦即上下少陰的概念。個人蠻喜歡柯琴的注解,《傷寒來蘇集》:少陰下利,下焦虛矣,少陰脈循喉嚨,其支者,出絡心注胸中,咽痛胸滿心煩者,腎火不藏,循經而上走於陽分也,陽併於上,陰併於下,火不下交於腎,水不上承於心,此未濟之象,豬為水畜,而津液在膚,君其膚以除上浮之虛火,佐白蜜白粉之甘,瀉心潤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氣,水升火降,上熱自除而下利止矣。

豬膚本草不載,說遂多歧。我從大多數的醫家,採用豬皮之說,除了理論上的支持:體輕味鹹,鹹能入腎(下焦)停蓄,輕能散上浮虛火,《本經疏證》:豬膚之用,仍不外乎豬膏,特較之豬膏,則輕薄而及外耳。藥物應用上:類同驢皮製阿膠一般,可補坎中之陰。現代成份分析:豬皮的成份就像人的皮膚一樣,除了表皮層外,也有較厚的真皮層,在真皮層中原本就會含纖維質,包括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和格子纖維等成份,這些和血管組織等就合稱為結締組織,它的基本成份就是蛋白質,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富含膠原蛋白之意,可使皮膚除皺補水、豐潤飽滿,亦有強筋壯骨之效,可增進潤滑減少關節音。臨床實際驗證:病人反應良好,才是最重要的證明。

做好的豬膚湯,除了贈藥予病人服用,也分享給幾位中醫師試吃之外,自己當然也留了些,養顏美容、強筋壯骨、瀉心潤肺和脾多好。每天早上用電鍋蒸熱後,加點燕麥片,搭配個包子或鹹麵包,就是很棒的早餐了,也算是犒賞自己做藥的辛勞吧。因為豬脂去除很乾淨,完全沒有油膩感,不必擔心膽固醇太高,一般民眾是可以把豬膚湯,當成美容養生方來食用。

(原載於2010/02/01)

分類: 臨床應用, 中醫內科 | 標籤: |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