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128冬季養生藥膳食譜

藥膳是中醫醫學幸福的延伸。在冷風颼颼的寒冬裏,冒著熱氣的廚房是家裏最溫暖的角落;食安問題重度嚴重的台灣,能夠輕輕鬆鬆地在家,兩三下就享有健康好吃的藥膳,心靈的滿足和身體的平安,會是最好的回報。診所的藥膳課程因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轉變,每季開一堂課,介紹適合當季二~三道的藥膳料理,使用藥材簡單,烹調方法易學,並提供試吃。網路上亦公布簡易食譜,歡迎喜歡在家簡單煮、健康吃的朋友參考。

()大建中牛肉湯:仲景方大建中湯做成的藥膳竟然這麼好吃~

準備材料

牛肋條1~2  甘溫屬土補脾。去油脂,切成約2公分的段狀

洋葱1

黨參2      甘平。煮藥膳用黨參即可,蘇黨參或天水黨參皆宜

花椒3~5    辛溫。建議買大紅袍花椒,香氣足

乾薑5      一般乾薑即可,不必買老薑

飴糖1      即麥芽糖,是麥芽和糯米的濃縮汁液,含麥芽酵素

醬油1/2

烹調方法

(1)製作花椒油:中小火加熱油鍋,放入花椒2分鐘熄火。冷卻後濾掉顆粒

(2)牛肉、洋葱、乾薑切塊,花椒油稍拌炒後,移入悶燒鍋

(3) 加水蓋過材料,加醬油、黨參。水滾後加飴糖轉小火煮30分,悶30

()福圓紫米飯:煮成粥也好吃,養脾補血的甜品~

準備材料

福圓(龍眼肉)適量 甘溫。歸脾養心補血

黑糯米1米杯      甘溫。

白糯米()1米杯

黑糖少許

烹調方法

(1)黑糯米浸泡3小時,白糯米浸泡1小時。倒掉浸泡的水。

(2)黑糯米:水=11,白糯米:水=32。福圓擺置在上層

(3)電鍋外鍋2杯水,跳起後悶1小時。再拌適量黑糖

()紅棗核桃露:紅棗亦可換成芝麻粒,變成芝麻核桃糊~

準備材料

紅棗1米杯       甘平。和百藥

核桃1米杯       味甘氣熱,皮濇肉潤。去不去皮皆可

白飯或胚芽飯少許

烹調方法

(1)紅棗蒸熟,去子

(2)適量熱水,將所有材料倒入果汁機高速攪拌

(原載於2015/03/01)

分類: 簡單生活, 輕鬆養生 | 標籤: | 發佈留言

茯苓和豬苓

茯苓甘平淡滲,生長在松樹下;豬苓甘苦平,生長在楓樹下。兩者同為多孔菌科真菌的乾燥菌核,長年感地下陰濕,卻不會潰爛腐敗,可知其性卻濕。兩藥寄生的樹種不同:松為陽木,挺拔勁正寒冬蒼翠不凋;楓為陰木,柔弱易搖至冬轉赤即落,生長形態有顯著差異,故茯苓和豬苓兩者雖同屬菌核形質相似,然得木之餘氣不同:茯苓屬陽,治停蓄之水不從陽化;豬苓屬陰,治鼓盪之水不從陰化(1)。

西方醫學重剖視、究形質,藥理分析非常精細:茯苓成分為β茯苓聚糖、麥角固醇、蛋白質、卵磷脂等;豬苓成分為多糖類、麥角固醇、粗蛋白、醚溶性物質等(2)。再進一步研究這些物質的各種作用:利尿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可合成多糖體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等(3)。這樣的切入點,與中醫藥理的想法截然不同,好比一對雙胞胎,自出生起便由不同的人家收養,西醫會細究其形質DNA,中醫會觀察他們的生長環境研究其氣質不同。兩種方法雖異,卻各有其理。

   以治療胃酸為例,持脈在右關內側有明顯的顆粒滑而上逆,大多使用半夏和茯苓搭配(4)。有些病情只在胃裏停蓄搖晃,有些酸水則鼓盪上犯屢屢至咽,兩者的逆勢有別,用藥亦有別。半夏辛平主下氣,能啟離火中一陰之氣而下,使氣不自中焦逆。然現多用薑製半夏性味辛溫,故酸水多脈勢強熱較盛時,酌加車前子(5)甘寒從中焦導水而下;鼓盪酸水時常上犯則可考慮去茯苓改用豬苓;脈勢更強熱勢更盛時,常見於懷孕初期的孕吐酸水上犯,則考慮去半夏改用甘而微寒的竹茹,症狀能較快速改善。然而熱盛孕吐酸水為什麼不用豬苓,因為豬苓有股臭味,孕婦聞了更想吐。至於溫病學家強調半夏為妊娠禁藥,倒也未必,脈證辨識精確便可合宜選用,臨床上孕吐的案例,半夏還是用得比竹茹多些。

茯苓結在松樹底下,有時候挖出來比一張飯桌還大,像一面鏡子,又多長在雲南省的原始森林裏,所以有些醫師開方會寫鏡苓或雲苓(6)。台中孔廟的大成門旁邊,有二顆很美的楓樹,因為氣候溫暖終年常綠不凋,其樹的姿態倒像是松樹般地挺拔了,樹能長得好的地方磁場就好,幾十年的大樹了,真令人好奇樹下是否也結有豬苓呢~

醫學的傳承,是源自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文引用:

(1)清․鄒澍《本經疏證》豬苓

(2)林景彬《常用中醫藥理與應用》

(3)姚香雄《一藥治一病》

(4)張老師課堂講述

(5)陳榮洲醫師研討會講述

(6)張步桃《張步桃談植物養生》

(7)松樹圖片:http://www.nipic.com/show/1/62/3977064k08e7552e.html

(8)楓樹圖片: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473821

(原載於2015/02/23)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

歷代本草書籍的價值分析-清

《本草崇原1674AD★★★

明末清初志聰(隱庵)。晚年之作,未成而卒,後由弟子高世栻續成。是第一部注釋《本經》的藥學專書,創立五運六氣、陰陽消長的藥氣理論。並啟發了徐大椿和陳修園的本草著作。

本草述1691AD★★

明末清初‧劉若金。重視用陰陽升降的理論與臟腑經絡的關係解釋藥性。

《本草新編1691AD★★★

陳士鐸。具反清思想,一生好游歷,以道者自居。其著述一方面來自於祖父家傳和自己的臨證經驗,一方面相傳是來自於傅青主的傳授。運用五行生剋理論來分析臟腑、經絡、疾病以及組方用藥的關係,善溫補命門,最常用的藥物是人參、附子、肉桂,在此書中論之甚詳。細讀本書則知作者有獨特見解,臨床用藥經驗豐富方能如此論藥,是會吸引人一直看下去的本草書籍。

《本草備要1694AD★★★

汪昂。為清代著名科普及啟蒙派的代表醫家,著書力求淺顯易明,為中醫學走入群眾做了很大的努力。先後完成了《醫方集解1682AD》、《素問靈樞類纂約注1689AD》、《湯頭歌訣1692AD》、《本草備1694AD》等書,就方劑而言,《湯頭歌訣》較《醫方集解》更加成熟簡約,請用台灣話(福佬話)背念方能顯出其韻腳的美妙。《本草備》是考試用書,但個人認為本書的佳作之處在較少考的藥物附錄注釋裏,時見汪昂個人臨床的獨創見解,或博覽群書後摘出的片段精華。

《本經逢原1695AD★★

張璐。張璐和吳謙、喻嘉言並稱為清初三大名醫,名見本經,實與《神農本草經》無絶對關係。全書分四卷,記述700餘種藥物,以臨床實用為主。本書是張璐在79歲高齡時的一部佳作,記載著他的眾多獨到見解。此書後來與清代醫家陳修園的《傷寒論淺注方論合編》、《金匮要略淺注方論合編》、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AD)收錄於叢書《醫學初階》之中,足見《本經逢原》在當時的影響之大。

舉例書中論人參:「甘苦微溫,產高麗者良。陰虛火炎,咳嗽喘逆者,青塩製之。補氣必用人參浮而芤濡虛大,遲緩無力,沉而遲澀,弦細微弱,結代或右手關部無力,皆可用也。若弦强緊實,滑數洪盛,長大有力,或右手獨見脈實,皆火郁内實,不可用也。產山西太行山者,名上黨人參,雖無甘溫峻補之功,卻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參之性寒專泄肺氣也。」

於是我們發現,醫家認知選用的人參品種不同、性味不同,後面引申的論述皆不同了,無論是適用的脈象還是方義的解釋。鄭欽安是清末著名的傷寒醫家,運用人參於陰虛門,生用何需青塩製,方中若無人參則以洋參、沙參代之,適用於六脈長大有力、或細數、或伏不見、或細如絲。皆是因為鄭欽安選用認知的人參是寒性的。兩位其實都言之有理,所以凡讀醫書,先識別這位醫家對藥物的認知為何,臨床的中心思想承襲何派,方能習醫而不紊亂。

《本草經解1724AD★★

姚球。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1803AD》多引用之,但誤植作者為葉天士,經考證為商人托名易售之故。書中選錄《本經》的藥物117種,其他本草書中的藥物57種,共174種常用藥物。對《本經》的原文作了必要的注解。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1736AD★★★

‧徐大椿(靈胎)清初的醫家多喜歡採用劉河間、朱丹溪、李東垣、張景岳等醫家的論述,結合臨床、發揮己見。徐靈胎卻主張「言必本於聖經,治必遵乎古法」,醫學研究要從源到流,先得熟讀《黃帝內經》、《神農本草》、《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代典籍。其《傷寒論類方》將傷寒論中一百一十三方分為十二類,是傷寒學派中以方類證的主要代表之一。

《長沙藥解1753AD★★★★

‧黃元御。乾隆御醫,尊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黃帝、岐伯《內經》;扁鵲《難經》等四人為醫門四聖。書中以藥名為綱,結合《傷寒論》《金匱要略》凡用此藥之方,再加以詮釋,兼及前人論述之得失。對每味藥物的特性觀察仔細、詳加辨析比較。

得配本草1761AD

‧嚴潔、施雯、洪煒全。本書選用《本草綱目》中的藥物647種加以論述。除記明各藥性味、歸經、功用和主治外,詳述各種不同藥物之間相互配合應用,為本書的特色。作者訂出了藥物的得、配、佐、和,並取前二字作為書名。

《本草求真1769AD★★

‧黃宮繡。和黃元御同為乾隆御醫,同樣出身書香門第,但醫學思路方向不同。本書採用藥物功效分類法,按藥物之品性分為補、澀、散、瀉、血、雜、食物七類;並以形、色、性、味來區分用藥,認為凡藥色青、味酸、氣臊、性屬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等。此外對於相類的藥物,例如赤芍白芍、天冬麥冬;和藥物的來源、真偽及炮製,都詳加辨析。

《神農本草經讀1803AD★★★★

‧陳修園(念祖)。為闡明一藥,會援引仲景之方反復論證,因此被譽為「洵神農之功臣」。書中參考除了引用張隱庵《本草崇原1674AD》、葉天士(實為姚球所著)《本草經解1724AD,還有徐靈胎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1736AD》,例如黃連除上中下濕熱之病。

《本經疏證1832AD★★★★★

鄒澍(潤安)。成書源起於當時劉若金本草述1691AD》的盛行,多引東垣、丹溪、海藏、潔古,而於張仲景、孫真人略而不談,是故動念起筆耗費六年完成《本經疏證》、《本經續疏》、《本經序疏要》。鄒澍對《傷寒雜病論》用藥規律的探討,以及與《本經》相互發明印證,有非常精闢的見解,是研究經方用藥一定要研讀的本草書籍。初習者或覺難以理解,然多讀數遍絶對會愛不釋手,其對臨床概念的解析,非其它本草書籍所能表現。

《本草分經1840AD

‧姚瀾。又稱維摩和尚。本書按藥物歸經理論進行編寫。將藥物分成通經絡的藥物,即按照十二經及奇循行的藥物;與不循經絡的雜品。每經下再分和、補、攻、散、寒、熱等項,並用簡明的注文形式闡述藥性、主治等內容。

《本草問答1893AD★★★

唐宗海(容川)。主張天地是由陰陽二氣形成的,二氣互相流動成為五運六氣,人得六氣生六腑,得五運生五臟,人生病是因為五臟六腑之氣出現偏勝偏衰,故藉由藥物一氣之偏,調節人身之氣回到和諧,自能康復。又如艾葉、遠志、巴戟味微苦能補火,黃連極苦能瀉火,物極必反之理,「苦之級者,反得水之性。若微苦者,則猶存火之本性,故補火。」「蓋有間味者即有間氣,不得以純于苦者論參!」

《本草思辨錄1904AD★★★★

‧周巖。闡釋用藥,均結合《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條文,緊扣方劑,醫理與藥法並析。舉例茯苓:「惟茯苓以甘淡之味,溫和之性,能與氣中消水、水中化氣。」「腎氣丸:蓋小便不利者,腎中陰氣之壅也,以茯苓與附桂消其陰,則壅由得通;小便反多者,腎中陽氣之弱也,以茯苓與桂附扶其陽,則轉弱為強。」謂西醫遺氣化而究形質,與唐容川觀點相仿。

小結:清朝距現今年代並不遠,出版的本草書籍多,流傳下來的醫書也多,時間是最好的去蕪存菁檢視器,然而不能用在清朝的本草書籍上,因此更該慎選慎讀。舉例研究白頭翁發現:苦溫和苦寒的性味爭議真相究竟為何?明朝以前無論傷寒或非傷寒醫家,皆認為白頭翁苦溫,縱有異見如元‧王好古和明‧吳綬者,也認為是苦辛寒,然而自清代的本草書籍之後,除了少數傷寒醫家和陳士鐸仍認為性味苦溫,其它多數的本草書籍都認知為苦寒。對藥物的認知當然會影響到臨床使用:因此白頭翁在厥陰病的特殊用藥地位被忽略了;因此有研究論文指出,白頭翁的用藥及方劑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很顯然地如果認知是苦寒主治下痢,黃連就很好用不需動用到白頭翁。如前言所提:人云亦云活字印刷出版方便的時代出書了十本,和著名醫家總集數十年的經驗書寫一本經人傳抄流傳,如果意見不同,不該是十比一的勝利。

獨創己見甚至影響成就了後來大醫家的學術主張,和標新立異吸引群眾卻後繼無人的孤立闡述,擁有不同等級的傳承影響力。所以太過強調藥物之間配伍的《得配本草1761AD》,和藥物必有單一歸經的《本草分經1840AD》,其理論臨床使用太過拘束及繁雜不便,一二百年以來也未能見到對臨床思路有獨特的啟發,所以目前給予較低的評價。

我們也從歷代本草對人參這味藥的闡述發現:醫家認知選用的人參品種不同、性味不同,後面引申的論述皆不同,無論是適用的脈象還是方義的解釋。所以凡讀本草書籍,先識別這位醫家對藥物的認知為何,核心藥物理論是什麼,再者臨床診治的中心思想承襲何派,方能多讀書而愈讀愈清,心中了了指下亦明。

(原載於2014/11/16)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

歷代本草書籍的價值分析-明

《救荒本草1406 AD

明初朱橚。這本書是以救荒防饑為宗旨的植物學專書,不是藥用書籍。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曾被廢為庶人,二度放逐雲南與農民相處,復爵後把四百餘種植物種於王府內,並讓畫工將植物繪圖編制成書,詳細描述各種植物的形態、產地、可食用部位和食用方法,以及當時作某種藥物代用品治病的經驗,因為配圖精確,編著嚴謹,遠傳日本和歐洲,受到重視和讚譽,是生物學歷史上的重要書籍。但藥用描述簡略,不適合醫藥研究使用,特此一提。

《本草集要1495 AD★★

王綸。比較特別之處是卷一收集了東垣丹溪用藥凡例;卷三分論氣、寒、血、熱、痰、濕、風、燥、瘡、毒、婦人及小兒十二門,再談此門常用藥之分類特性。

《本草蒙筌1565 AD★★

陳嘉謨。書名「蒙筌」,乃旨為童蒙而作。本書依王綸《本草集要》前後次序編輯而成,有消食功能的雞內金、行氣止痛的青木香、止血散熱的血餘炭等,均首見於此書。陳嘉謨對藥物的炮製方法相當了解,並常提出獨創見解,對後代中藥炮製的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成書時他已經80歲,因此書被稱之為古代著名藥物學家。

《本草綱目1578 AD★★★

李時珍。以北宋唐慎微《證類本草》為資料主體刪增考訂,大約花了27年的時間才完成,由於巨細靡遺的收錄,使得一些已散佚的古代醫書及本草,得以藉由此書而保存下來。個人推薦序例上的歷代諸家本草,相當好看。

《雷公炮製藥性解1622 AD★★

李中梓(士材)。李中梓的學術思想宗李東垣、薛立齋,為易水學派延續的脾腎溫補學派,本書共收載了335種常用中藥的性味歸經、有毒無毒、功效主治、使反畏惡、使用宜忌、真偽辨別及炮制方法等內容,對各藥味的藥性作了詳盡闡述。

《神農本草經疏1625 AD★★

‧繆希雍。又名《本草經疏,本書是將《神農本草經》藥物和部分《證類本草》中藥物共490種,分別用註疏的形式,加以發揮。繆希雍治病重視脾胃,雖繼承李東垣但有自己的特點,多選用甘平柔潤之劑之養脾胃,對清初葉天士創養胃陰之法,頗有影響。

 小結:明朝的本草書籍,多承襲了宋金元時期東垣丹溪等醫家用藥思路,而繼續發展。如果真想找這個時期比較偏向經方醫家的用藥思路,可以參考吳綬《傷寒蘊要全書1504 AD》。《古今醫統大全1556 AD》有收錄此書,名之《傷寒蘊奧》,浙江通志則名之為《傷寒蘊要圖說》。這不是一本本草書籍,而是一本研究傷寒論的專著,書中的用藥思路有別於上述諸冊,故李時珍《本草綱目》多引用

(原載於2014/11/09)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

歷代本草書籍的價值分析-宋金元

《嘉祐補注神農本草1060 AD★★

北宋嘉祐5年禹錫、林億、張洞、蘇頌等編著,簡稱《嘉祐本草》。宋朝在宋太祖開寶六年,即編著有《開寶本草973 AD》,然經濟繁榮安定的北宋盛世始於宋仁宗時期,嘉祐年間開始大量校刊古醫書,首先著手是本草的修訂,而後治平年間林億等人又校刊了《宋版傷寒論1064 AD》、《金匱要略方論1065 AD》;史書《資治通鑑1084 AD》亦是司馬光自治平二年開始了為期十九年的編集。整體來說重文輕武的北宋,諸多官方版本的本草修訂,以《嘉祐本草1060 AD》、《本草圖經1061 AD》和《證類本草1083 AD》較具有代表性。

《本草圖經1061 AD★★★

北宋嘉祐6年蘇頌主持編撰。被譽為宋朝最完善最科學的醫藥書。書中繪製了大量的藥物圖形,加以文字說明,準確記載了各種藥物的產地、形態、性質、用途、採集季節、炮製方法、鑒別方法與配伍、禁忌等,圖文並茂,使用方便。也是目前現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圖譜。完成了《嘉祐本草》後,蘇頌基於之前的基礎,再承詔補齊本草圖譜而編著成《本草圖經》,縱使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確,然在藥物知識上發揮了更大的傳承影響力。李時珍《本草綱目》多引用之,鄒澍《本經疏證》多引用之。

《證類本草1083 AD★★

北宋大觀年間唐慎微,又名《大觀本草》,本書開創了方藥對照的新形式,收集了不少方劑,為明代李時珍編修《本草綱目1578 AD》時的藍本。此書在12世紀傳入日本,14世紀傳入朝鮮。北宋官方三本草書中以《本草圖經1061 AD》的傳承影響力較大,這裏所提的傳承影響力應該有個定義:「因這本書的存在而讓臨床醫家的思路變得更好,甚至產生了開創新局的醫家風格。」是故就整個歷史的縱向觀來看,《證類本草》雖然遠傳日本和韓國,但《本草圖經》影響了鄒澍,讓我們得以讀到《本經疏證1832AD》這樣的著作,所以個人給的評價較高。傳承影響力的作用在下一本書《本草衍義1116 AD》更是彰顯。

《本草衍義1116 AD★★★★

北宋政和6寇宗奭。相較於自隋唐宋以來的大部頭本草書籍,本書算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新小品,李時珍評之曰:「参考事實,核其情理,援引辨證,發明良多。東垣、丹溪諸公亦多尊信之。」政和6年距北宋亡國不過十年,社會之動亂不安可想而知,寇宗奭時任收買藥材所辨驗藥材的醫官,官位不大專管藥材,然深刻地觀察藥材,有許多生動鮮明的描述,並將《素問》中的藥理原則運用於解釋藥效,而這種方法至金元時期更為系統化,所以這本個人著作在宋金元的藥學發展上佔有樞紐的地位。根據傳承影響力的定義:「因這本書的存在而讓臨床醫家的思路變得更好,甚至產生了開創新局的醫家風格。」本書影響了李東垣、朱丹溪等著名醫家的臨床思路,朱丹溪後來還寫了《本草衍義補遺1281-1358 AD》一書,本應享有四顆星的評價。

然而書中論藥跳脫傳統不注重性味,又太過強調五行觀念。五行觀念在臨床應用時沒有足夠的診斷依據,在醫理上也是陰陽的延伸定義而非原始定義,以致於臨床使用上會遭遇困難。也許可以推論這跟作者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辨驗藥材,而不是臨床診治有關。五行觀念自此之後得到較多醫家的推廣及認同,在醫理和藥理方面後世有許多論述發展,可惜在診斷方面缺乏足夠多的臨床經驗累積和論述闡揚,這在實際診治時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此外,本書在藥物的選用上也有不同的見解,例如推崇黨參的使用:「今之用者,皆河北榷場博易到,盡是高麗所出,率虛軟味薄,不若潞州上黨者味濃體實,用之有據。」所指為今山西上黨產的黨參,性味甘平屬桔梗科,與本經》的人參,性味甘微寒屬五加科,以及許多傷寒醫家認為人參微帶苦味,是不同的,性味不同主治方向也不同,是故仲景用人參以救津液,東垣用黨參以補脾胃,此參非彼參,這也是選方用藥要注意到的。

《履巉岩本草1220 AD★★

南宋王介繪撰。地方性本草書,主要記載的是臨安慈雲嶺一帶的藥用植物,臨安為今浙江杭州。

《藥性赋1115-1368 AD★★

原書未著撰人,據考證約為金元時代作品。原為中醫初學中藥的啟蒙書。該書將248種常用中藥按藥性分寒、熱、温、平四類,再論主治。

湯液本草1289 AD★★★

王好古(海藏)。王好古曾與李東垣一起學醫於張元素,後又從師於李東垣。本書卷上為藥性總論,選輯李東垣《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的部分内容並作了補充。卷中、下分論藥物。藥物的歸經、引經概念是由易水學派金‧張元素首先提倡,在《醫學啟源》和《珍珠囊》二書中,大約提出三十餘味藥有歸經學說,經李東垣、王好古、羅謙甫傳承,至《湯液本草》開始增列手足十二經分列藥物,根據各藥所入三陰經、三陽經的特點,結合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等性能予以發揮。本書總結了易水學派和補土學派的藥物思想,故提升了它的學術價值和傳承影響力。

《本草衍義補遺1281-1358 AD★★

朱震亨(丹溪)。李時珍評:以諸藥分發五行,失之牽強。

小結:宋金元是中醫跳脫傳統、各派學說爭鳴的特殊階段,跟當時社會環境的快速變動應有很大的關係。許多的新名詞和理論紛紛出現,舉例李東垣就有脾胃論甘溫除大熱陰火等新理論產生,只是如前所述,相當可惜的是診斷部分沒有充分的研究發展可以跟上,以致於要運用東垣的補中益氣湯、通關丸,還得想辦法累積足夠的診斷證據,才能有效運用。

理法方藥建構了中醫診治的完整性,然歷史上實際發展常是由藥物先開始改變的。閱讀本草書籍,想要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看完,是不太可能而且無趣的,尤其是大部頭的整理書籍,通常的作法是針對幾味想要瞭解的藥物,再尋求各家典籍的解釋說法,反覆參看比較。然而真有個人創見思路的書籍是不會寂寞的,例如寇宗奭的《本草衍義1116 AD》就會吸引人一路看下去。

(原載於2014/11/05)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

歷代本草書籍的價值分析-隋唐五代十國

《藥性論643AD★★

甄權。甄權為唐朝著名的醫家,高齡102歲,唐太宗曾親臨其家訪以養生之道。因甄權長於針灸,孫思邈自稱針灸據於甄權,故有一說《藥性論》為其弟甄立言所著。《藥性論》述藥分其性味、君臣、主病,偶有記畏惡、產地、處方和用法。所論之君臣大抵以《本經》上藥為君,中藥為臣,下藥為使,未記君臣者亦不少,其君臣分類與《本經》之三品分類有所出入。原書已佚,後散見於《嘉祐本草1060AD》等書。甄立言另一較為知名的著作是《古今錄驗方》,原書也佚,散見於《外臺秘要752AD》等書,後世版本的《金匱要略》亦收錄其續命湯及越婢湯的加減變化法。

《新修本草658AD★★

蘇敬() 等編著。又名《唐本草》、《英公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權力機關頒布的藥典,流傳了400餘年,代表中古時期中國中醫藥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以蘇敬為首共20餘人共同參與,徵收全國藥材標本,原以修改南朝陶弘景《本草經集注490AD》中的繆誤,並增加新的北方藥物內容,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以圖經的方式撰寫本草書。

原書分為藥解、圖經、本草三部分,共54卷。本草部分記載了藥物的性味特點、產地、採集要點、治療功效等,圖經部分根據藥物的實際形態描繪出圖樣,藥解是對藥物的文字說明,共收載了844種藥物。本書對日本有一定的影響。西元713年日本就有此書的傳抄本。日本《律令蜒喜式》記載:「凡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凡讀醫經者,《太素》限四百六十日,《新修本草》三百一十日」。

《本草拾遺739AD★★

陳藏器。以《本經》遺佚尚多,故搜遺補缺,編撰《本草拾遺》十卷。廣泛搜集藥物,例載罌粟可入藥。原書已佚,內容散見《證類本草1083AD》等書得以傳世。

「十劑」分類法,按照藥物性能分類:「宣、通、補、洩、輕、重、滑、澀、燥、濕」。言「宣可去壅」、「通可去滯」、「補可去弱」、「泄可去閉」、「輕可去實」、「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澀可去脫」、「燥可去濕」、「濕可去枯」。「十劑」分類法的起源:一說是起源於北齊徐之才(492-572AD)增修二世紀初的《雷公藥對》時提出;另一說從《千金要方》考證,認為是陳藏器提出來的。

《蜀本草935~960AD★★

五代後蜀韓保異等編著。是後蜀政府修訂的國家藥典性本草,又名《日華子本草》,是以《新修本草658AD》為藍本增補注釋,對藥物圖形的解說,更詳於以前的本草。中藥十八反是出於此書的統計: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斂、白芨;藜蘆反人蔘、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本書已經散佚,其內容還可從《證類本草1083AD》、《本草綱目1578AD》中見到。

小結:累積了前一階段的本草知識,隋唐五代十國這個時期的本草書籍發展,開始了個人或官方團體,以搜集整理的方式完成著書,不論是本草書或是方劑書,都有這個趨勢。因此書中內容較為廣泛,然不能兼顧,於是醫家心得及臨床思路的部分減少或消失了,有許多部分是單純掌管藥材的專家整理的。整體而言,這些流傳下來的本草書籍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例如黃連一藥,可以從圖經、產地等資料,細究出當時使用的品種,也有採集要點可供參考。但是在分工較細的現今社會,身為一位臨床中醫師,已經不必自己去採藥製藥了,所以實際應用上,個人對整理搜集模式的本草書籍評價較低,通常只需要備電子書或網路版本,方便查詢就好,而不備紙本書籍,因為對臨床醫師而言,沒有用藥思路的本草書籍,只能知其一,不能知其二,只能參考功效主治,卻不能知其所以然,長期而言,不但不能精用藥物,更可能演變成套用、混用甚至誤用。好比黃連和白頭翁都是治痢,卻不能從書中知道原理為何差異在哪裏,這對臨床醫師而言,是有讀書卻沒進步,若長期只看這類的本草書,腦中對藥物的選用會變得模糊。

這個時期的中國醫學因為遣唐使的存在,已開始直接傳輸到日本。如前所提在日本凡讀醫經者,《太素》和《新修本草》為必讀;日本現存最早的醫書丹波康賴的《醫心方982 AD》,是以《諸病源候論610 AD》為底,參考了《素問》《千金方652 AD》等百餘本隋唐的醫書。

(原載於2014/10/03)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