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水氣病久不癒必致癰膿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井治篇裏提到:久不癒,必致癰膿。這句話很多人都熟,但這段條文只顯示了結果,而水氣痰飲體質日久易導致癰膿產生的病理機轉為何呢?金匱書中並無提及。日前在《本經疏證》赤小豆篇看到一段文字,寫得極好,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病理的轉化: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故其湊於陰者,即不足於陽也。矧氣血同以穀而化,化穀同以火為用,設使陰陽不平,火隨化機而滯於血,則氣分之火自衰,而為患於此,即不為患於彼。水腫是火不行水,是氣分病;癰腫膿血是火反灼水,是血分病。鄒澍認為氣血皆是由食入的水穀因火所化,在人身陰陽不平衡的病理狀態之下,若火隨轉化而滯留於血分多一點,自然於氣分會少一點,是故犯水氣病者,日久由氣分病入血分,便會生癰膿病了。這個火會因著運化水穀而轉到氣血分的觀念,甚符合自然,是能量於不同型式的移轉,物理學上能量不滅定律的展現,也是易理陰陽盛衰相對性的呈現。

更進一步地,鄒澍把如何治病的準則也寫清楚了:故氣分為水腫,亟提血分之火,使轉而和陽,則腫已。血分為癰膿,便撮其中之熱,轉隨陽分而洩,則癰亦已,以同為脾家化氣化血之火也。「癰」是氣血受毒邪所困而壅塞不通,周圍界限清楚,未成膿可消散,已成膿易潰破。發生在四肢、軀幹等可見的體表部位,歸為外癰,如頭癰、背癰、乳癰等;發生在臟腑外觀看不到,稱為內癰,如肺癰、腸癰、肝癰等。《金匱要略》中的癰膿用方皆符合這個治則的論述:肺癰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大棗是血分藥,葶藶子破堅逐邪通利水道,撮血分癰膿之熱轉至氣分水道而洩。肺癰用桔梗湯、《外臺》桔梗白散,以及外癰用方排膿散和排膿湯,以桔梗苦勝於辛,苦入血分開內之滯,降而還升從肺泄為出路,破陽結,為排膿君藥。肺癰用《千金》葦莖湯,君藥葦莖清熱瀉火從水道出,重用仁類藥物,方中桃仁、冬瓜仁和薏苡仁,亦見於腸癰篇(註1),仁是一物所鍾之生氣,藉以破癰之困;選用桃仁而不用杏仁,因桃仁入血分而通氣。

腸癰篇的薏苡附子敗醬散重用薏苡仁,以濕性最遲,至其化熱,非一朝一夕之故,薏苡仁為治積漸而致濕熱之首選。前面提過,癰腫膿血是火反灼水,是火不行水水腫病、困結宿痰停飲的後續延伸。處理宿痰停飲,常使用大黃、芒硝,病位在上焦時,如大陷胸湯丸;病位在下焦時,如大黃牡丹皮湯。大陷胸湯丸證未入血分未成癰,故加甘遂、葶藶子、杏仁;大黃牡丹皮湯證已成癰,故加桃仁、冬瓜仁和牡丹皮。芒硝鹹寒停蓄,所以大黃、芒硝走的是下焦腎的清道夫系統(註2)。承上所述,故臨床可以用大承氣湯加桔梗來治療肝膿瘍。

書不在多而在精,寫書者是,讀書者亦是。鄒澍因《本經疏證》而流傳後世,再三讀之受益匪淺,感念敬佩怎麼有醫家能投注如此多的心力寫成此書,佳惠後代不可計數的習醫者。讀醫書者亦當精讀,中醫流派眾多,沒有熟讀精讀建立主要架構,徒然迷失書海而終不能靠岸。

註1:張永明醫師於《金匱要略》課程之講述。

註2:張老師於《醫理真傳》課程之講述。

(原載於2013/04/10)

分類: 醫理闡述 | 標籤: | 發佈留言

什麼體質適合吃咖哩

還沒到元宵節,還算過年哩,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有蛇(捨)必有得,所以只要肯努力,相信都會很有收穫的。

部落格換了個新封面,自己看了都覺得心情開朗起來了。原先的封面是借網友的圖片,年假期間因不明原因被撤掉了,成了一片空白,這二天趕緊幫部落格找新衣服,開格三年多了也該重新裝潢一下門面,最後屏雀中選的是去年十一月底去墾丁玩的時候,在房間陽台用手機小紅拍下來的照片,那幾天全台各地濕冷,就墾丁的陽光燦爛、海水湛藍,除了可以跳下海玩水划獨木舟,還在炙熱的沙灘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遍做腳底按摩,沒錯照片上的沙灘有很多腳印都是我踩的!!不必花大錢做SPA按摩,晚上便可睡得香甜,所以養生之道會說:頭冷腳熱就一夜好眠囉。

言歸正傳,新竹前二天的天氣像洗三溫暖一樣,相隔一天的溫差可高到十三度,昨天還穿短袖跑步,今天就變得又濕又冷,檢視了廚房的材料,煮一鍋又香又濃的咖哩正是合拍。咖哩是指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調料,起源於南亞,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尼泊爾等國,其香料並沒有一定的限制,我手邊的咖哩粉是由胡荽、鬱金香、茴香、辣椒、胡椒、肉桂、丁香、小荳蔻、黃芥末、香菜、咖哩葉、薑黃粉組成,熟悉中藥的人會發現其中很多是臨床使用的中藥材,而且多是扶中焦之陽的用藥,所以自然是太陰體質的人最適合吃咖哩囉!太陰,脈緩,以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為提綱。食不下為病情。所以說什麼樣的情況可歸屬為太陰體質呢:胃口不好到了吃飯時候也不覺得餓,吃一點便覺腹脹,或是吃飽後脹很久不容易消化;容易脹氣的人,或到了下午傍晚就會水腫的體質;大便偏軟甚至不成形;口水較多趴睡就會不由自主流出來;腰痠或冷痛;下雨天四肢關節局部會有痠感;平常不太容易覺得口渴,或雖渴也飲不多;下腹部肌肉鬆軟塌墜者…都可以嘗試多食咖哩,咖哩所使用的香料,其氣芳香醒脾除濕,性味辛溫暖中消脹,中焦脾胃的痰濕痞滿都可以得到緩解。

日本咖哩加了果泥口味偏甜,小朋友很愛,但有時吃了反而會有腹脹不易消化之感,”甘能令人滿”是因為太甜之故。胃酸過多有胃熱的人也不要吃,太辛辣刺激了可是會引起胃痛的。連續準備了好幾天的年菜,輕鬆就能上桌的咖哩應該是年節後煮婦的最愛吧!

(原載於2013/02/22)

分類: 簡單生活, 輕鬆養生 | 標籤: | 發佈留言

吳茱萸

吳茱萸的個性鮮明,它是厥陰的代表用藥,使用時機多以脈象出現在少厥陰點做為用藥的憑據。《神農本草經》:氣味辛溫大熱,有小毒。主溫中,下氣,止痛,欬逆,寒熱,除溼血痹,逐風邪,開腠理。《本草崇原》:多生吳地,故名吳茱萸。陳久者良,滾水泡一二次,去其毒氣用之。《本經疏證》:仲景之用吳茱萸,外則上至顛頂,下徹四支;內則上治嘔,下治痢,其功幾優於附子矣。不知附子、吳茱萸功力各有所在,焉得並論。附子之用以氣,故能不假系屬,於無陽處生陽;吳茱萸之用以味,故僅能撥開陰霾,使陽自伸,陰自戢。張永明醫師:用卦爻的方式解釋,在陰霾沈重的六陰境地,可以推出一個陽爻出來變成復卦,完成陰盡陽生的氣機升降,這就是吳茱萸所扮演的最重要角色。所以說吳茱萸是厥陰用藥。

既然是厥陰的代表用藥,我們必須對”厥陰病”有相當的了解:厥陰者,陰盡陽生之藏,與少陽為表裏者也。陳修園《傷寒論淺注》:以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為提綱;不欲食為病情。脈微澀。

張國養老師:厥陰病有三條路線。一是陽明陽虛,寒化而進入太陰病,由於個人體機能的不足,再進入少陰寒化,最後進入到血液最深層的地方:厥陰病。有一病人外感服用葛根湯後:腹脹滿,食不下,這是素體陽明陽虛,三天的葛根湯便滅了火進入太陰病了。也有病人外感頭痛服用科學中藥幾包後,便晨起欲嘔頭更痛,而且四肢覺冷,依張永明醫師修改陽明篇條文: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吳茱萸湯主之。病人原本的太陽點浮長勢弱,趺陽脈浮緩無力,服辛涼發表的葛根湯再加平胃散的科中藥粉後症狀反劇,診其脈出現上少厥點細澀數而無力,脈位和症狀都屬上焦,趕緊用吳茱萸湯水藥急緩症狀。

第二條路線是陽明陰虛,熱化的表現自上焦胸中起,胸中之地是太陽之裏、陽明之表,熱化的代表方是梔子豉湯,所以太陽病中篇、陽明篇、厥陰篇都有梔子豉湯出現。陽明病中的飢不能食,進入厥陰病後變成了飢而不欲食。然而熱化的途徑不只一條:白虎湯在陽明病的階段,脈象是浮滑,當陰虛更嚴重時會產生厥陰病的熱化,此時脈會變成滑而厥,有斷續感。

第三條路線是由少陽病而來的。少陽和厥陰互為表裏,也有一說是「相火寄於厥陰」,這句話不該用“相火寄於厥陰之臟”或是 “相火寄於肝經”來表達,那是用臟腑或經絡的想法去窄化框架了”少陽相火”和”厥陰”的中醫生理概念,相較於這二種想法,用卦象來理解少陽和厥陰是比較適切的。坎卦中的少陽代表了血流的起動力,少陽相火升降出入,運行於腠裏之間。一旦少陽血流出了問題,很可能會影響到厥陰的層次。少陽和厥陰的代表用藥是柴胡和吳茱萸,都治嘔。《本經疏證》:柴胡苦平起一陽之氣,於仲冬根生白蒻、仲春生苗,何止舉陽之透陰而出哉,即舉陰之包陽而藏者,悉皆托出。之所以能如此,乃柴胡為立春之藥,陰陽的表現已在半表半裏之際。而吳茱萸的撥開陰霾使陽伸陰戢,陰陽的表現是復卦、是冬至日,一陽欲出的處境更苛更險。所以少陽不解,傳變厥陰而病危,厥陰病衰,轉屬少陽為欲愈,陰陽消長、厥熱勝復之微旨即在此彰顯。

最近天氣嚴寒濕冷,有好幾個病人反應晨起時有反胃欲嘔之症狀,更甚者有一病人直言不喜歡睡覺,因為睡醒後全身都非常不舒服,常得等到日過中午後整個人才能較緩解,她的不適症狀可以多到打字打不完,這些病人大多喜夏天喜日照,不可誤認為陽盛陰虛,終究其因,是陽欲出陰的機轉出了問題,持其脈象微澀在上少厥陰點,而非脈弦,當然就是該用吳茱萸的時機了。此病人藥粉中酌加吳茱萸湯1g,服用一周後諸症大減。

        表格整理了仲景在傷寒金匱中使用吳茱萸的條文,吳茱萸湯和九痛丸都可以在少厥陰點找到對應的脈象;溫經湯是複雜的合方,脈象的表現相對而言就不是那麼單純;至於內有久寒的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厥陰陰邪脈微細厥的情況便可酌加。大抵來說考慮使用吳茱萸的時候,太陰都已經寒化一陣子了,所以校正趺陽的脈象定是緩無力的,這時加不加吳茱萸但憑經驗及問診,但少厥點已經出現脈象,就應該果決地使用此藥不應再緩。這篇文章前後寫了快三年,修改了很多遍,一直覺得想法不夠成熟,很高興能陸續得到師長們的經驗傳承以及病人的回饋,得以啟蒙思路並檢討反省用藥的觀點,終於暫時算完工了。

(原載於2013/01/12)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

在家坐月子

昨天診所來了一位很有活力的初診孕婦,她這是第二胎了,打算跟第一胎一樣採取居家生產,然後在家坐月子,自覺上一次坐月子沒有調養好身體,所以這次在預產期的前一個月,到診所來診脈諮詢並準備坐月子的藥材。因為是初診病人,所以除了診脈之外,也多加詢問了一些平素體質的狀況,才建議她調養的重點,以及準備合適的飲品和藥膳藥材。

現在產婦流行到坐月子中心,很方便但費用昂貴,也有人聘請24小時或鐘點的坐月子婆到家幫忙,或是單純宅配坐月子餐。我的兩個妹妹都是在家坐月子的,如果事先規劃得宜,並不會很麻煩,畢竟琳瑯滿目的菜色只是商業手法,家常飯菜才真正養胃養身。就是居家生產,我也很贊同的,《人體使用手冊》中特別提到現代嬰幼兒的寒氣,跟冷冰冰的產房有很大的關係,這點不假,我進過一次婦科開刀房,寒氣傷身的印象深刻。當然,居家生產要有一定的條件,高齡和本身就有狀況的產婦是不宜考慮的。

        把之前幫妹妹整理的資料:在家坐月子的食材和重點提供給大家參考。至於藥材的搭配,還是建議找合格中醫師診脈諮詢後,再針對個人體質做加強調理,比較不會花大錢還補錯方向,(呵呵,老師和學長常叮嚀,很多時候開刀完或產後要先吃大承氣湯最補)。就是藥材的挑選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情,魔鬼藏在細節裏,杜仲片有沒有煨熟炒斷絲的效果就有差別。

(原載於2012/11/21)

分類: 簡單生活, 輕鬆養生 | 標籤: | 發佈留言

參棗豬心湯

小蝦猴是幾年前郭博去農曆年市集玩射擊的戰利品,可愛的小猴子躲在龍蝦外殼裏,從某個角度看真以為是一隻火紅大龍蝦,郭博很喜歡它,把它擺在客廳,有時候經過就抱來玩一玩,還大讚它是玩偶界的冠軍。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拍了好幾張參棗豬心湯的照片,都被嫌單調,最後請小蝦猴當代言人,果然盯著豬心湯瞧的模樣,看起來就覺得很好吃!

在寫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篇時,我就煮酸棗仁湯試喝過,體會方中加了知母、川芎的藥味藥性會如何。參棗豬心湯的棗就是指酸棗仁,可不要誤會成一般常用的紅棗,這是鄭欽安的方,收錄在《醫理真傳》的陰虛門中:

問曰:年老之人多健忘,言語重複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虛極,而神無主也。夫心生血,神藏於血之中,神者火也、氣也,即坎中一陽,而寓於血之中,氣與血相依,故別其名曰心藏神,即此可知鬼神之用也。書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良能二字,即真陰、真陽之本性也,神稟陽之靈,天體也,位尊,故曰神;鬼稟陰之靈,地體也,位卑,故曰鬼。人之為善,則性從陽,光明氣象;人之為惡,則性從陰,黑暗氣象。人死而為神,為鬼,即在平日修持上判也。將死之際,善氣重者,元神從天門而出,定為神道;惡氣重者,元神從地戶而入,定為鬼道。若老人氣血已衰,精神自然不足,不足故神昏也。然又非熱甚神昏之謂也,法宜養血為主,氣、血雙補亦可。方用補血湯、獨參湯,或參棗湯亦可,補血、獨參二湯,解見上。

參棗湯組成:洋參一兩、棗仁一兩、甘草五錢、豬心一個。

用藥意解

按參棗湯一方,乃苦甘化陰,酸甘斂陰之方也。因元陰虛極,不能養神,神無所主,故時明時昧,猶若殘燈將滅,而火光不明,苟能更添其膏,火光自然複明也。今以洋參之甘苦,棗仁之酸斂,以扶其元陰。元陰斂而真氣即斂,故曰藏神。又得豬心同氣相求,庶幾心神明而不昧。複取甘草從中合化,而真血有源源不竭之妙也。此方不獨治老年健忘,凡屬思慮損傷陰血者,皆可服也。

言語重覆就是鄭聲,這樣的病人很多,重覆講自己的症狀或問同樣的問題,出了診間後還會找時機再探頭進來確認一遍。健忘的病人也很多,其實診間最常見的不是老人家健忘,而是媽媽族群,產後女性氣血大虧,先是掉髮或白髮,然後一頭忙上班一頭忙小孩,消耗過度開始丟三落四心神不明。當然現在工作過勞、思慮損傷陰血的男性上班族也不少。所以參棗豬心湯不但好吃,適用的族群也多。

      《本經疏證》對心中煩不得臥的黃連阿膠湯和虛煩不得眠的酸棗仁湯,做了精闢的比較,也駁斥了酸棗仁生用能治好眠的說法,認為酸棗仁諸方始終只治不睡。鄒澍認為黃連阿膠湯是多擾亂且不得靜謐,乃邪火燔盛縱有腎陰相濟不給其爍;酸棗仁湯雖靜謐而時多擾亂,乃腎之陰不繼不能常濟於心。此言甚是!酸棗仁湯和參棗湯,二方也有層次上的差別:酸棗仁湯用知母的苦寒,參棗湯重用西洋參的甘苦微寒,滅火的程度和部位不同;酸棗仁湯用茯苓和酸棗仁啟水上滋,再加川芎開陽向上的助力,參棗湯用人參和酸棗仁補陰且益陽,基本上會口乾的病人科中的酸棗仁湯已不宜,不論是黃連阿膠湯、酸棗仁湯、參棗湯,都應該有相對應的脈象診斷正確才能生效。如果一上床就翻來翻去幾十分鐘都無法入睡,則要優先處理衛氣不得入陰的問題,脈證相符的話,半夏秫米湯的衍生方”半夏加夏枯草加珍珠母粉”(半夏秫米湯),真是效如桴鼓,吃過的人都說讚。

(原載於2012/11/10)

分類: 簡單生活, 輕鬆養生 | 標籤: | 發佈留言

由三仁湯聊藥物的選擇

前一陣子自己試煮了三仁湯,不仔細看的話還以為是一鍋義大利通心麵,聞起來也香氣四溢。三仁湯在臨床上有機會用到,尤其是吃了西醫感冒藥後,頭昏脹目瞑的病人不少,所以最近有藥廠出了科中藥粉的三仁湯,以因應病人的需求。

吳鞠通自己是這樣註解三仁湯的:「惟以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也。濕氣彌漫,本無形質,以重濁滋味之藥治之,愈治愈壞。」三仁湯的組成總共八味藥,煮起來大大的一鍋,其中藥物的選擇和劑量調配的剛剛好,雖然用了很多味藥,嚐起來還是清清淡淡,果然不是重濁滋味。這並不容易做到,有煲湯經驗的廚師都知道,加了很多食材還要維持湯頭的味道清淡,是要特別挑選食材和注意用量的。

我們學的藥理是衷於《神農本草經》的性味(氣味)來選擇藥物,天之氣、地之味;寒熱溫涼四氣、酸苦甘淡辛鹹六味,但後世很多醫家演變為利用五行或經絡的概念來區分和選藥。運用五行的概念時,有時會觀察顏色這個特性,吳鞠通的溫病方一向注重性味,每個方劑後面會加註這是如何的性味之法,然而觀察其用藥,三仁湯中的君藥三仁是杏仁、薏苡仁和白蔻仁,全是白色類的藥物,因為五行觀認為色白入肺,可以清開上焦肺氣撤上焦濕溫,如果純粹以性味來選藥,辛溫氣香補中焦之陽,其實可以選更常用的砂仁,可是他卻選了白蔻仁,可見五行觀選藥的概念他也是有的。

前一篇文章提到:「五行其實也是由陰陽所演變出來的,跟河圖、洛書有關,但五行本身不是最基礎的準則,可以把它想成它不是化學裏面的基本元素,所以不能用來解釋所有的中醫概念和人體變化,所以我們通常是不講五行的。」然而不可否認地,有很多其它派別的中醫師是非常講究五行的,甚至將之推崇為最高指導原則。以下試舉一個醫案,來看看以五行觀選藥,成效究竟如何。

56 歲女性,主訴:右眼皮下痙,目不易張開,嘴角肌肉上吊。這是中醫所謂的「口眼喎斜」。西醫診斷這個疾病分為兩種病因,一是中樞性,大多是腦中風的附帶症狀;一是周邊性,常見Bell’s palsy和Hunt syndrome。這位病人的表現既不屬於周邊性,也沒有腦中風病史,但是曾因車禍外傷而有腦震盪病史,做過很多西醫檢查和影像診斷,無明顯異常,吃了中西藥也沒有改善,病程已二年。脈診:頭點形態顆粒,舉按無力,故主方黃耆赤風湯。除了主方之外,還試著在數周療程裏加牽正散,觀察療效是否更好,脈象上有無變化。牽正散是中醫治療口眼歪斜的名方,組成是殭蠶、全蠍、白附子,白附子這個藥蠻特別的,既然名為附子,又強調是白色的,性味和附子相同都是辛甘大熱,主治強調去頭面游風治面上百病,所以加這藥我期待症狀的更進一步改善,脈診上可以體察出勢的變化,如同附子運用於臨床的效如桴鼓一樣,使用一二周後脈證便會有明顯的反應。但是加了數個星期的藥,白附子用量從0.8克增加到2克,加與不加病情並沒有因此有顯著的進步,脈象上也觀察不到頭點勢的增強,或是尺脈的明顯變化,所以結果是令人失望的,套句現在的流行詞彙就是”無感”啊。所以後來的用藥便回歸單純以黃耆赤風湯為主方。

這個醫案如果望診口眼喎邪,不參酌脈象,憑方證對應便處以牽正散,療效不會令人滿意。病人單純以黃耆赤風湯的科中藥粉治療,便可以達到”有感”的進步,如此看來,加牽正散還真是畫蛇添足了。仲景經方的特色是藥簡力專,黃耆赤風湯雖然是王清任的方,然而藥簡力專、主治明確、脈象對應清楚的特色是一致的,所以臨床上也可以達到效如桴鼓的結果。而臨床試藥或加藥,如果藥味單純,還可以體察到脈象的改變,但若一方中疊了七八方、用了三五十味藥,就很難掌握到處以方藥之後脈證的變化了。當然如果有實驗組和對照組,一組給黃耆赤風湯,一組給牽正散,這樣是比較嚴謹的實驗作法,只是臨床醫療要考慮病人的情況,所以無法以最正統規則的實驗方法去試。

        傷寒論序中提到的《胎臚藥錄》早已失傳,《神農本草經》主究性味,後代本草書籍例如《本草備要》,則是把五行和經絡的概念也加入。每位中醫師因著不同的藥理知識及使用經驗,選用的藥物可能大不相同。如果對陰陽易理和河圖洛書有所認識,便可以理解五行觀不可以盡信,不能夠推崇為中醫最高指導原則;藥物入何經絡的概念,不是所有的藥物都能對應;現代藥理淬取有效成分的模式,單味藥可以參考,組方則可能會有服用上的問題,安X養生湯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綜合觀之,個人認為「性味」是比較可以廣泛應用的藥理基礎,《神農本草經》、《本經疏證》還是較優的本草參考用書。

(原載於2012/11/05)

分類: 中藥心得 | 標籤: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