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天剛下診時,接到小胖(化名)媽媽打來的電話,她說:「小胖看診後隔天發燒到38度,她急忙再帶去看小兒科。」小胖今年三歲多,是個唇紅體熱常咳嗽的小男生,確認了一下他的病歷和用藥,我答道:「原來的藥仍可以繼續服用,也有足夠的退熱效果。」小胖媽媽說:「西醫也跟我說,退燒藥備著,超過38.5度再吃就好了,可是我還是很擔心,想先給他吃一天的藥看看。」
不知道”發燒了要趕快退燒”這個錯誤觀念,當初是怎麼宣傳的,怎麼會這麼深植人心,連中西醫聯合起來,都說服不了這位心急如焚的媽媽。其實會發燒,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台灣兒科醫學會也建議,適度發燒增加體溫有助於減少微生物繁殖,促進嗜中性球與干擾素interferon活性,因此發燒是一種身體的調節與防禦反應。不少退燒針/退燒藥/塞劑都含有阿斯匹靈的水楊酸成分,十八歲以下小朋友使用後,有可能導致雷氏症候群。而且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服用西藥後,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而中藥的效果是穏定且緩慢地下降體溫,並且不會復燒。
中醫在西晋時代(西元265-316年),就提出小兒變蒸學說,探討小兒發熱的相關症狀表現,還有人將變蒸學說列為中醫兒科基礎理論的五大代表學說之一,它與純陽學說,稚陰稚陽學說,三有餘四不足學說,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學說,一樣受到許多醫家的討論和研究。
- 變蒸的涵義
“變蒸”一詞,首見於西晋王叔和的《脈經 評小兒雜病證第九》「小兒是其日數應變蒸之時,身熱脈亂,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哯者,脈亂無苦也。」變者易也,蒸者體熱。部份醫家認為變是變其情智,發其聰明,主要是指精神發育,蒸是蒸其血脈,長其百骸,主要是指形體發育。所謂”變蒸”是指小兒在2歲以內,由於生長發育的旺盛,其血脈、筋骨、臟腑、氣血、神志等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地變異,蒸蒸日上,每隔一定的時間就有一定的變化,並且還可表現出一些症狀,如發熱、煩吵、出汗等等,但無病態,是小兒精神、形體階段性生長發育的一種生理現象。
- 變蒸的規律
《顱囟經》認為三十日一變,六十日一蒸。《諸病源候論 變蒸候》則認為三十二日為一變,六十四日為一蒸,後世醫家多依此為準則。經過十變五蒸(即三百二十日)之後,再經過三次大蒸,即六十四日後為第一次大蒸,又六十四日後為第二次大蒸,又一百二十八日後為第三次大蒸,共二百五十六日。這樣十變五小蒸,三大蒸全部完畢,共五百七十六日,小兒的臟腑氣血、筋骨百骸方才生長齊備。
- 變蒸的臨床表現
《諸病源候論 變蒸候》中謂「變蒸有輕重,其輕者,體熱而微涼,耳冷尻亦冷,上唇頭白泡起,如死魚目珠子,微汗出,而近者五日而歇,遠者八九日乃歇;其重者,體壯熱而脈亂,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則吐呃,無所苦也。」《醫學綱目》謂「每經一變一蒸,情能既異,輕者發熱微汗,其狀似驚,重則七八日解,其候與傷寒相似。」《保嬰撮要》則謂「有不熱不驚,略無證候而暗蒸者,蓋胎氣壯實故也。」
現在有些中醫師會提醒家長,發燒時要注意小朋友的耳朵和尾椎骨,如果不發熱便無大礙,便是由諸病源候論描述而來。
- 討論與心得
- 變蒸決非一時質的輒變,乃是數量漸變的過程,這種數量變化思路是可取的,但未必有依期而變的刻板規律。
- 在每一次的變蒸過程中,臟腑功能也隨之變化。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所說的生某臟某腑,是指臟腑的功能活動而言,而非臟腑本身。是反映小兒各系統器官發育不同時進行。
- 觀察剛滿周歲的小朋友,的確隔不定時間會出現低熱的現象,約38度上下,但精神如常,一樣玩樂,飲食二便也正常,可能早上低熱,傍晚就恢復正常。現在的西醫小兒科醫師也建議,小兒發燒在5度以下,應該觀察注意,而不應急著給藥治療。
- 明代張景岳、清代陳復正傾向認為變蒸是病理現象,而非生理現象。個人則認為變蒸學說是人類生命周期性生理活動的一種表現,如同生理時鐘、月經週期及24小時體溫變化等,只有在個體正氣不足的情況下,有可能產生病理的轉變。
參考資料
1.鄧軍霞,馬新超 變蒸學說探析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3/04
2.韋杏 中醫兒科變蒸學說探討 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2年第5卷第1期
3.張慶偉,李寧 變蒸探討 山東中醫雜誌2000年8月第19卷第8期
4.朱錦善 小兒變蒸學說的源流與學術爭鳴 中國中醫藥第2卷第11期2004/11
5.錢乙 小兒藥證直訣新編 八德教育文化出版社
(原載於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