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多變的天氣,端午節一過,便穩定而悶熱了起來。就節氣而言,「芒種」是節、「夏至」是氣,「夏至」一陰生,其卦象為天風姤。南懷瑾《易經雜說》:天風姤,外卦乾代表太空,內卦巽代表風—氣流。太空在數字上是“0”,代表沒有,亦代表無窮,跟紫微斗數的空宮,是一樣的意義,蘊含著很大的變化在裏面。地球是個生命體,夏至此時,對照人類的呼吸,就像要開始吸氣了,地球這時也要開始吸收太陽的放射能進來了。《素問.熱論》: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六淫中的暑邪啟動,果然診所裏中暑的病人也開始出現了。
接下來到了農曆六月,是小暑、大暑的節氣,也就是所謂的三伏天,這時陽氣慢慢要退伏了,所以名為“伏”。三伏日是取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進行藥物敷貼治療,將大地之陽氣,經由藥物的輔助,選擇適當的穴位,導引進入身體內,補強較匱乏陽氣的臟腑。適合氣喘、鼻過敏、皮膚病、經常反覆性感冒、子宮虛寒不孕、水腫痰飲病等諸多病症。當然除了治療之外,也建議此時節多到戶外吸收陽氣,以清晨六點左右的初陽為佳,空氣也最好,可從事舒緩不劇烈的運動:步行、爬山、氣功、太極拳都很好。
鄭欽安《醫理真傳》中的潛陽丹,臨床上非常好用,其方義跟夏至一陰生,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它是納氣歸腎之法,其中龜板一物,非利水滋陰之品,實乃通陰助陽之力,是故用量少,為引陽入陰之妙藥,與夏至一陰生、半夏起陰氣,皆是體陽用陰、西降之法。曾使用此方治療嚴重性鼻竇炎、久年鼻過敏、身腫面腫患者等,皆快速見效。鄭欽安將之歸於陽虛證門,也有人歸為腎氣凌心之戴陽證,病人大多頭面、口鼻、舌診是一派熱象,此方重用砂仁、附子,覆以甘草之伏火說,醫者敢出手,得對脈證有把握才行,此類病人的面色多青白或青黑,病史較長,其脈是很重要的鑑別依據,典型是寸、尺皆浮空。
「藥非親嘗,勿施於人」。我自己的使用經驗是,有陣子比較忙碌,感冒一直反覆未全癒,夜診太晚下班導致睡眠品質差,目下暗(俗稱熊貓眼)也浮現了,三月底史上最「沙」的沙塵暴,一向跟鼻過敏無關的我,竟誘發了嚴重的過敏症狀。經一段時間自療後,05/05中午下診時搭電梯去取車,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嚇了一跳,這個面腫色黑的女人是誰啊?仔細再把一次脈,原來右寸上少陰已經浮空了,雖然很厚,三菽到九菽仍有脈,但再往下的確已經空了,尺部雖不浮空,但我的尺脈一向偏沈弱,現在可是浮到三菽還帶數。下半身腫脹明顯,體重身倦,這些天雖熱,夜裡睡著了還畏寒呢。脈證合拍,趕緊改用潛陽丹,附子1克、砂仁1克、龜板0.5克、甘草0.6克,這是一次的科中藥量,吃了第一包證大減,第二包後水腫盡退,臉也恢復了原來的面色和臉型,精神亦轉佳。雖然脈象仍帶一點點浮空,第三包開始就該減量了。
仲景經方是經典,火神派是糾正時弊。鄭欽安《醫法圓通》:鼻流清涕從內傷而得者,由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攝津液,而清涕出。腎絡通於肺,腎陽衰而陰寒內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其人定無外感足征,多困倦無神,或忿嚏不休,或畏寒,或兩腳冷,法宜扶陽。…查近來市習,一見鼻流清涕,不分內外,一味發散,多以參蘇飲、人參敗毒、九味羌活、辛荑散等方,外感則可,內傷則殆。其中尚有鼻淵、鼻濁二證,俗云髓之液也。不知髓乃人身立命之物,豈可流出乎?然二證雖有淵濁之分,緣由素稟陽虛,不能統攝津液,治之又一味宣散,正氣愈耗而涕愈不休。
現在工作忙碌須代診時,若遇到午診連夜診,會取較輕劑量的潛陽丹,中午子時服用,當作我的維他命,增強體力,消除水腫,連上兩診也沒問題。當然這是符合體質和脈證,才可以如此使用的。
(原載於2010/06/23)
我有二個朋友看了
都覺得你寫的很好
一定是個認真的好醫生
可惜在新竹啊
哈哈
於2010-06-29 13:16:38回覆
To smartmm88
一頭栽進來之後,才發現個人再怎麼認真也研究不完的
還好,有很多醫家都很認真~相信每個縣市都找得到值得信賴的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