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金匱要略死藏脈

說實話,一直到中醫師特考及格了,在中國醫藥大學受訓時,我都還不太相信脈學。理工背景多年,又先接受了西醫的教育,很難想像用三根手指頭,可以感測到什麼樣的變化。脈書寫的長篇大論,只覺得頗有距離,準備考試時超級難背。後來非常幸運地,得到優秀中醫師很棒的帶領,才體悟到原來指下的世界,是如此的資訊豐富,且有理可循,原本書上不能理解又”落落長”的敍述,只有當你在指下探尋到時,才心中一震,古人的書寫的真是好啊~

金匱要略死藏脈,是病勢較危重時的表現。最先是實習跟診時把到腎死藏脈:腎死藏,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手須甚輕約在一菽處,當你明顯地體查到小小顆粒在指下轉動不停時,那種感覺非常奇妙。這個脈後來不再遇到,一來是自己的指感還不夠佳、心還不夠靜,二來診所的病人群不同,應該也有關係。

幾年前有一陣子,媽媽身體很不舒服,住院好幾天,她的主訴是心憋感甚,常覺得心臟無力或急促亂跳,時作時止,嚴重時躺著較舒服,無法久坐或多走路。高中同學阿婷是媽媽的主治醫師,安排了很多項檢查,(現在想起來還是十分感謝啊~),只有心臟超音波,證實的確有mitral valve prolapse二尖瓣脫垂,而心臟收縮功能良好,其它各項檢查也正常。當時把媽媽的脈,結代脈明顯,二尖辦脫垂也有,但並沒有嚴重到左二右三的脈象,上下少陰動亦具。只是有時會有一圓滑小鈎狀在心臟點位置,類似”>”,流動滑利快速,兩手皆有,非常明顯。

指導醫師:《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心死臟,浮之實如丸豆,按之益躁急者,死。所診到的脈象仍屬於心臟結構的實質異常,如同丸豆狀,通常丸豆會有一個出芽點的蒂頭,如紅豆、綠豆等,因此結構上會有一點缺陷感,然而心臟實質點應該是一種圓滑感,如果出現病理狀態的話,那就會出現豆狀結構,包括心臟肥大,或萎縮,或是變形皆會見到。如果是冠狀動脈狹窄,則會出現短澀的細脈,有時會見一兩條,顯現出冠狀動脈硬化。臨床可依照胸閉心痛篇,採用溫通胸陽的治法,以四逆湯加減吳茱萸、延胡索、檀香、丹參。如胸背痛則加入赤石脂;如胃酸上逆加括簍實、厚朴和海蛤粉等。須注意心臟症狀引起的原因是心臟本身,還是肺,或是胃腸道。

        關於中醫的學習,早已不是閉門造車、偏方秘笈的時代。我待過西醫領域、電子半導體領域,這二個領域人才濟濟優秀得很,但都懂得採取團隊合作的模式,加快學習速度和成長幅度。之前在工研院工作二年半,取得二項中華民國專利和一項美國專利,以及九十四年國家發明創作獎金牌,那不是個人的厲害,而是團隊合作的結果,中醫的學習亦該如此。每位醫師都該儘快地讓自己成為有經驗的醫師,儘可能減少在病人身上嘗試錯誤,加入一個好團隊是很好的作法。喜歡中西醫合作可以待大醫院,喜歡道家思想和望診,可以參加黃X醫學會,喜歡運用經方,張XX基金會有很多課程,想研究經方和脈診,弘X醫學會是很好的選擇。總之,醫術精進,不只是病人之福,也是累積自己的福氣啊。

(原戴於2010/07/26)

分類: 醫理闡述,標籤: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淺談金匱要略死藏脈〉中有 1 則留言

  1. admin表示:

    學妹:
    恭喜你!
    已經能夠從臨床體悟一些非常細膩的脈象變化,也逐漸了解中醫是一種內在修為所造就的經驗醫學。
    你已經能獨當一面了,相信你會成為一位受病患信賴的好醫師,將來也會在中醫領域上造就無限的思路和極佳的治療方法。
    Dnas
    於2010-07-27 13:21:22回覆
    To dnas5728
    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太多太多…
    感謝您在脈學上的啓蒙帶領,及臨床上精闢且療效佳的指導。
    十二萬分的感恩~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