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臨床上遇到一個很典型的陽蹺脈病人,可與《脈經》陰蹺陽蹺帶脈篇,以及《桂林古本》對照參看,整理一下醫案供大家參考。
53歲女性,主訴是便柲。自99/10起大便數日一行,大便不暢,便硬難解。口乾,面紅熱。已服西藥軟便劑及瀉藥,11月仍便秘不暢。小便正常。
病史:98/11/27結腸癌外科手術,12月證實為第三期,12/17起放射線及化學治療半年。
99/09起口服化療藥二年:Tegafur 100mg/uracil 224mg,folina 15mg。
舌診:舌淡紅,尖紅。苔薄少。齒痕。
脈診:
右手陽蹺脈,陽急而陰緩。寸部短細勁線在1、5軸左右彈,且上溢。胸中至奇恆形緩勢緩。
左手亦呈陽蹺脈,但不若右手典型及勁線明顯。關部趺陽處不浮,應指有力,提指則頂指。
12/16科學中藥:大承氣湯2.2g,芍藥甘草湯3g,黃芩2g,黃連0.3g,阿膠1g。
(北)沙參2g,玉竹2g。
藥 茶:沙參2錢,玉竹2錢,每日當茶飲。
一周後回診,面紅熱及口乾症減,大便一日一行,覺量少解不盡。病人自述已改善許多。
脈診:右手陽蹺脈,陽急而陰緩。但1、5軸左右彈的範圍已收縮,呈現2、4軸之左右彈,且根部已相連;細勁線消失,呈熱化而形較緩擴的脈象,溢脈略減。左手陽蹺脈變得不明顯,關部九菽以下沈伏,提起來仍頂指。
12/23科學中藥:大承氣湯2.5g,桔梗湯4g,連翹2g,梔子1g,(北)沙參2g,玉竹2g。
藥 茶:沙參2錢,玉竹2錢,每日當茶飲。
診脈之定位可參考《脈經》手檢圖,臨床思路為《桂林古本》:奇經八脈之為病,由各經受邪,久久移傳,或勞傷所致,非暴發也。…其處方奈何?師曰:相體虛實,察病輕重,採取方法,權衡用之,則無失也。結腸癌病位在下,但勁線在右寸數急且溢。急上寸口的脈勢急,理當可用芩連草膠,《桂林古本》:病溫,舌赤,咽乾,心中煩熱,脈急數,上寸口者,溫邪干心也,黃連黃芩阿膠甘草湯主之。然脈象太細,所以改用黃連阿膠湯變方,使用芍藥甘草湯加強養陰,並酌加沙參、玉竹的科學中藥及藥茶。左關沈伏有力及右寸勁線,則以大承氣湯攻下。回診後脈象改變,改用桔梗湯加連翹、梔子,清上少陰的熱化。
Tegafur & Uracil是化學治療藥物的複方,藉由干擾癌細胞的生長來殺死癌細胞。此藥的副作用: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疹、皮膚癢、易怒、憂鬱、神經質、膚色變深、虛弱、皮膚乾或龜裂。其中並不包括便秘一症,然而病人自述以前從未有此現象,自99/09起服用化療藥一陣子後,才變成這樣。中醫的科學和西醫的科學著重點不同,西醫用藥強調數字統計,中醫用藥看重個別反應,所以通常病人跟中醫師陳述個別症狀,即使不包括在統計現象中,仍會受到重視。
(原載於2010/12/26)
讚 學習了 描述的真清楚 好像病人就在我眼前一般
於2012-10-22 14:49:58回覆
To 阿勝
謝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