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慧中醫診所邀請您 “一次捐助 三重公益 一起把愛推向更遠的地方”
李思慧醫師
2024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李思慧中醫診所邀請您 “一次捐助 三重公益 一起把愛推向更遠的地方”
高血壓是現今常見的慢性疾病,可參考2011年拙作常見的高血壓脈證診治(1),本文為補充前文所未提之脈證診治。
一、杜仲一味,功同腎氣丸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芩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左手東升右手西降;左主氣噓右主氣吸。左關沈緊,呼氣難,芩桂朮甘湯主之。右關沈緊,吸氣難,腎氣丸主之。高血壓患者診脈右關沈緊,可處方科學中藥(濟生)腎氣丸2克,氣帥血行,脈沈緊漸平血壓緩降。若改以處方杜仲2克,亦可得到脈平壓降之結果。高血壓的成因常是多重的,所以整個處方不會只有腎氣丸或杜仲2~4克,常合併三黃或三化湯等處方一起使用。
西方醫學近代研究杜仲降血壓比一般降血壓藥優良:對不同型引起的高血壓都皆效;降壓和緩安全沒有急降式血壓過低的偏差;效果持久不會停藥而馬上反彈;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2)。現代藥理學研究,杜仲有以下功能1.降血壓作用2.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作用3.利尿作用4.強壯肝、腎,對肌肉和骨骼的強壯有正面作用5.鎮靜安眠和鬆弛神經的作用。
「丹參一味,功同四物湯」出自《婦人明理論》,然細究丹參是不能取代四物湯調血的眾多功效。杜仲亦不能取代腎氣丸的眾多功效,腎氣丸療效可以參見《金匱要略》與臟腑辨證的關係。(3)
二、天麻鈎藤飲改善神經性高血壓的起伏不定
自律神經調節血壓,身體活動時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升高,身體休息時副交感神經運作讓血壓降低。心情變化也會立刻反映在血壓上,緊張、興奮、憤怒、煩躁、不安讓血壓升高。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血壓高低起伏不定,稱之為神經性高血壓。
病歷號碼:0000002459 姓名:X志X 男性64歲10月
昔畏寒,近年體質較熱,總膽固醇稍高,太陽穴、風池壓痛、項緊,11:30-7:30睡,小便量少色黃,右腎偶刺痛,大便質條,夜尿3次。血壓每天量1-4次高低不定,148-201/99-140,未服西藥,夜10點之後壓升。足靜脈曲張偶痙。
神經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起伏範圍甚大,診脈右寸頭點顆粒明顯,可能兼見右關弦脈,處方科學中藥天麻鈎藤飲2克,輔以藕節2克安定神經,服藥二周,原來起伏不定的血壓量測數值,明顯看到改呈現較穩定的狀態,注意右寸頭點是不會短期用藥便獲得改善的。如果沒有天麻鈎藤飲,可以改用鈎藤2克暫代。(4)《本經疏證》鈎藤微寒。主小兒寒熱,十二驚癎。色紫氣寒則協和氣血分解寒熱;中空則交通陰陽調劑上下。交感神經被牽掣弦急,遂與副交感神經不相流通,鈎藤的倒鈎逆注可解之。
三、高血壓成因多重
高血壓的成因常是多重的,處方會隨患者的脈證,決定主要和次要的調治方向。此患者112/05/16-07/24的科學中藥處方如下:
◥112/05/15 濟生腎氣丸4.6克,天麻鉤藤飲2.0克,杜仲2.0克,藕節2.0克
◥112/05/29 濟生腎氣丸4.0克,天麻鉤藤飲2.0克
大黃0.3克,厚朴2.0克,枳實2.0克,羌活1.0克,黃連0.3克,黃芩1.5克
◥112/06/12 天麻鉤藤飲2.0克,溫膽湯2.3克
大黃0.3克,厚朴2.0克,枳實2.0克,羌活1.0克,黃連0.3克,黃芩1.5克
◥112/06/26 天麻鉤藤飲2.0克,杜仲2.0克
大黃0.3克,厚朴2.0克,枳實2.0克,羌活1.0克,黃連0.3克,黃芩1.5克
◥112/07/11 濟生腎氣丸2.0克,天麻鉤藤飲2.0克
大黃0.3克,厚朴2.0克,枳實2.0克,羌活1.0克,黃連0.3克,黃芩1.5克
二個月療程五次用藥後,收縮壓和舒張壓的線性趨勢都是呈現下降。依病人脈證主要處理腹中血液滯礙難行,常見後項緊不適,治以三化湯;血液材質混濁,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偏高,合併三黃瀉心湯;安定自律神經,處方天麻鉤藤飲;增強腎氣推動血流,治以濟生腎氣丸或杜仲代之。注意濟生腎氣丸可以改善夜尿頻率,而杜仲無此功效。患者血壓緩降仍偏高,目前仍服藥中,也有其它阻塞要點尚未處理:泌尿道結石是故小便量少色黃,右腎偶刺痛;足靜脈曲張等原因也會造成血壓偏高,有待治療。
感謝病人提供長期的血壓量測記錄檔案並同意公開。廚房水管用了20年,就使用程度不同會有輕重不等的阻塞,人體血管用了40年以上也是如此。中藥不像西藥,血壓160吞一顆藥丸就很快降到130。中醫是用樸實的方法找出瘀塞點慢慢疏通。我們清廚房水管,除了投藥後用熱水去沖,輔以吸把造成振動、鬆動阻塞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常提醒病人,除了服藥多飲溫熱開水,運動是降血壓不可或缺的重點。這位病人除了規律服藥,常做運動及各種功法,對血壓調降是很有幫助的。
僅就讀書心得及臨床經驗,整理歸納提供參考。本文引用:
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有心窩灼熱感、胸骨後疼痛(背痛)、胃酸逆流。若胃酸逆流到喉嚨及耳鼻,甚至氣管,會引起咽痛異物感、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咳嗽、鼻竇炎、氣喘等食道以外的症狀。
攝取甜食及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或暴飲暴食後常出現。飽食後平躺;或開車、窩坐沙發、肥胖等姿勢擠壓胃部;脹氣多腹腔內壓力大,也很容易症作。此外藥物亦可能影響(1),例如抗氣喘藥、高血壓藥物(鈣離子拮抗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鎮靜劑等。
西醫認為:胃食道逆流反覆發作,最怕引起食道黏膜病變。食道在胃酸長期逆流的侵蝕下,少數患者會發生食道黏膜病變,這時做內視鏡可見食道下端有舌型的黏膜自胃食道交界處往食道方向延伸,病理切片化驗則會發現原本的食道鱗狀上皮細胞被柱狀上皮細胞取代,並有腸化生或胃化生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巴瑞特氏食道,是一種癌前變化,大約5%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會合併巴瑞特氏食道,有可能逐漸進展為食道腺癌,因此必須定期做內視鏡追蹤。(1)
西藥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沒有減緩食道黏膜損傷症狀的藥物。中醫打個比方,肝火挾帶胃酸上逆,就像一次火山噴發,被胃酸(岩漿)灼傷的咽喉及食道黏膜,得不到有效快速的緩解,只能待自體緩慢修復,所以病人只要胃酸上逆一次,持續好幾天都會覺得心窩灼熱感、咽痛異物感、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等症狀。而且常等不及黏膜復原,第二次火山噴發又來了,這樣反覆發作很容易發生食道黏膜癌前病變。
漬大黃甘草湯 可以緩解胃食道逆流黏膜損傷症狀:
生大黃一錢 生甘草一錢
以冷開水稍微沖洗藥材,取一個有杯蓋的杯子,一帖配500ml熱水悶泡一分鐘(不能超過),像泡麪一樣,隨即取出藥材丟掉,不要再沖泡第二次。
一天內當茶飲小口慢喝,喝一口可分2-3次緩慢吞嚥,冷溫不拘。湯液緩慢吞下流動的同時,被胃酸灼傷受損的黏膜可以得到有效舒適的症狀緩解。
漬,浸泡之意。方劑製成的方法之一,參見《傷寒論》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本經疏證》以氣分虛痞,故(漬之)取其氣不取其味。(2)
診脈右關滑逆,症見胃酸上逆,常用半夏瀉心湯,以半夏起一陰之氣。若兼見胸中點或寸部咽點喉點,則黏膜已受傷,宜改用甘草瀉心湯。
《血證論》氣之原在腎水,虛則氣熱。火之原在心,血虛則火盛。(仲景瀉心湯)惟有瀉火一法,除暴安良,去其邪以存其正。方名瀉心,實則瀉胃。…大黃一味,能推陳致新,以損陽和陰。…藥氣之盛,故能克而制之。使氣之逆者,不敢不順,既速下降之勢,又無遺留之邪。(3)
承前賢之醫理,取”漬大黃甘草湯”以緩解胃食道逆流黏膜損傷症狀,臨床使用多年療效良好,深獲好評。
適值這幾年通貨膨脹萬物皆漲,此小方簡便廉效,值得推廣使用。惟記此藥方只能漬之,熱水悶泡不能超過一分鐘,若浸泡太久,大黃藥材氣味俱取,喝了容易腹瀉的。僅就讀書心得及臨床經驗,整理歸納提供參考。醫學的傳承是源自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文引用:
(1) 食道逆流反覆發作 最怕引起食道黏膜病變
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4385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內科部消化系 許樹湖醫師
(2) 《本經疏證》清․鄒澍 大黃
(3) 《血證論》清․唐容川 卷二 吐血
111/09/23就診,49歲女姓病患主訴:110/08打莫得納疫苗,110/11眼睛萄萄膜炎,紅腫疼痛,合併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出血。現仍血便,血量多,質軟,排氣大聲且多,眠平,無蛋奶素食。脈象:右寸關滑,左心下痞。依據脈證處方為四生丸加白頭翁湯加減。
111/10/01排氣.便血改善,效不更方。
111/10/10吃泡菜炸物後又出血,嗝氣排氣多,臍上不舒。111/10/17、111/10/24,三次回診治療方向不變僅單味藥調整。
112/02/02回診主訴:111/11新冠確診,112/01抽血正常,年節排便出血較多,肺0.8公分毛玻璃結節+0.6公分結節,面黃。維持處方為四生丸加白頭翁湯加減。
112/02/10大便一日3行質條帶血,微調原方續服。
112/02/17早晚使用西醫給的塞劑,大便一日3行質條或量少,出血+血塊+膜狀物,天冷症增。脈象:左關浮而無力是血虛。改變治療方向:科學中藥排膿散+當歸補血湯,水煎藥為桃花湯:赤石脂、糙米、乾薑各5錢*7帖,一天兩包。
112/02/24服用藥水後症狀改善,腸鳴嗝氣多,自拍舌象苔白左側有痕。112/03/03、112/03/13,科學中藥有調整,但水煎藥不變。
112/03/23回診主訴5天未出血,已停用塞劑三天。故停服藥水。後續病況正常穩定,112/04攜同家人國外長居。
潰瘍性結腸炎西醫認為發病原因不明。常見症狀:腹瀉並經常合併解出黏液和血液,直腸便血及裡急後重,腹絞痛、腹脹壓痛。在臺灣這類病人近幾年日趨增加,以男性居多,大多數病人在治療緩解後會再復發而成為慢性疾病,有致癌的危險性。此患者第一階段處方為四生丸加白頭翁湯加減,症狀有改善,因新冠確診而中斷療程。隔年二月回診,症狀相同但脈象已變,改處以桃花湯水煎藥為主方,服用四周。困擾一年多的血便得以改善,可以放心國外長居。
桃花湯條文
《傷寒論》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一斤 乾薑一兩 糯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金匱要略》【十七42】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溫病條辨》【下焦篇】溫病,脈法當數,今反不數而濡小者,熱撤裏虛也。裏虛,下痢稀水,或便膿者血,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甘溫兼澀法。
赤石脂〔一兩.半整用煎半為細末調〕、炮薑〔五錢〕、白粳米〔二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入石脂末一錢五分,分三次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虛甚者加人參。
此患者110/08打莫得納疫苗,三個月後110/11眼睛萄萄膜炎合併潰瘍性結腸炎,西醫不能改善反覆的便血症狀,於111/09進行第一階段中醫治療,此時病位尚在中焦痺疸瘧痢,處方用白頭翁湯。111/11新冠確診後,年節排便出血多,於112/02進行第二階段中醫治療,病位已入下焦,處方桃花湯得癒。新冠是溫病脈本數,確診後用中西清熱藥撤其熱,熱撤裏虛,脈見虛弱,下焦空虛則寒,即不下痢,亦當溫補,況又下痢稀水甚至濃血乎。前一陣子多見水瀉病人不能自止,亦是其理。一場溫病長達三年,後續各項長新冠症狀,還有待中醫調理。
(一) 百合主治:補中益氣,利大小便
日期:110/10/26 病歷號碼:0000018122 姓名:張XX 女性41歲5月
病史:右腰側帶狀神經泡疹,11004肌瘤10公分術史,昔跑42k馬拉松
主訴: 11004肌瘤10公分術史,術後6月起經量較少。lmp=10/19,腹悶偶瀉腰痠。 10/16BNT。大便不暢,小便末段需用力,脹氣,語微,半夜會醒多夢眠差
脈象:右寸數,關滑無力。左寸細數
病名:腸功能性疾患(K599)
處方:
旋覆代赭石湯 2.0克 百合 3.0克
生地黃 1.0克 滑石(自) 2.0克
神麴 2.0克 檳榔 0.5克
3包7天服法:飯後一包。服藥後二便明顯改善。
此病人處方以百合地黃湯及滑石代赭湯兩方為主。《神農本草經》:百合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1)。大便不通氣阻於下而腹脹,小便不通飲停於上而心痛。引土氣就金導金氣而下,茯苓豬苓澤瀉之功偉,而無助於大便。土鬱奪之金鬱洩之,大黃芒硝枳實厚朴之能,而無助於小便。大戟芫花甘遂葶藶,能大小便俱通而不能補中益氣。故《本經疏證》:通利之物復能補中益氣(2)。是百合的主治特色。
(二) 百合主治:除浮腫臚脹
日期:110/09/27 病歷號碼:0000001074 姓名:江XX 女性56歲7月
病史:地中海貧血,2007內膜異位80%卵巢術史,十二指腸潰瘍病史
主訴:左手麻 天冷症增 心電圖異常 降血脂西藥 TC=261 舌淡紅紫少苔 108年心導管檢查正常 忙累時左胸不舒 /近日忙打掃,汗多飲水多小便少,小腿以下腫右甚。大便10天3行,足汗泡疹,口乾,易喘,眠平
脈象:右寸浮數,左寸小
病名:局部性水腫(R600)
處方:
炙甘草湯 6.0克 百合 3.0克
知母 2.0克 火麻仁 1.0克
大黃 0.5克
3包7天 服法:飯後一包。服藥後水腫明顯改善。
此病人處方以炙甘草湯及百合知母湯兩方為主。病人多年來常主訴心臟不舒的相關症狀,曾心電圖檢查異常,108年心導管檢查正常。《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3)。所謂百脈一宗者何?《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為脈宗氣(4)。是最近於心,乃著邪焉。《類經》卷五張介賓註:「是為十二經之宗,故曰脈宗氣也。」「虛里跳動,最為虛損病本。故凡患陰虛、勞怯,則心下多跳動,及為驚悸、慌張者,是即此證。」(5)指出心跳有關宗氣的功能,心跳過甚則稱「宗氣泄」,為陰虛勞怯虛損病,不是心臟本體自病,是故心導管檢查正常。《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百合病,發汗後者,百合知母湯主之。汗傷氣,邪搏於氣分,為消渴熱中。《神農本草經》:知母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由桂枝芍藥知母湯可知。《名醫別錄》:百合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喉痺,止涕淚。是故百合知母湯,服之水腫明顯改善。
(三) 百合病臨床脈證應用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本經疏證》:心本不任受邪,心而竟為邪擾,則不責將之謀慮不審,即責相之治節不行。今邪阻於上而不下行,為肺之不主肅降無能遁矣,故欲徵其愈期,亟宜驗其小便,凡溺時必肺氣下導,小便乃出,今氣拄於頭,即欲下行,上先有故,則肺形之軒舉不垂,氣之支結不降,亦又何疑。頭中之不適,復分三等,其最甚者,至氣上拄而為痛,其次則不痛而淅淅然,又其次則因小便通而快然,即此驗其軒舉支結之淺深微甚,既瞭然如指掌矣。
其釋甚佳,是故百合病之預期可由小便時的症狀得驗。金匱出方:百合知母湯色白;滑石代赭湯色紅;百合雞子湯色黃;百合地黃湯色黑(6)。百合是西降用藥,故無搭配色青東升之藥。其證陰虛、勞怯、心下多跳動、驚悸慌張..可考慮使用,其脈診經驗百合:右寸頭點數促無力;知母:右寸數;滑石:右關浮大;雞子黃:右上下少陰澀;生地黃:左寸細數。
百合不僅是保養食療,而是有特殊主治的中藥,欲處以張仲景、陳修園、張錫純、李可等古典中醫之醫家諸方,須熟《神農本草經》及《本經疏證》,才能明白其用藥意旨。僅就讀書心得及臨床經驗,整理歸納提供參考。醫學的傳承是源自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文引用:
(原載於2022/01/02)
中國有四片領海,是相通的,由北至南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這樣天地宇宙大周天的概念,在中醫人體小周天也有對映的想法,《靈樞․海論》提及中醫生理的四海:「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于海…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1)
女性肝癌患者腹水嚴重,服用中藥完帶湯加減方後,大量腹水由陰道瀉出,需頻換衛生棉。完帶湯健脾燥濕,疏肝理氣,原是脾胃不能化濕,而造成帶下的治療之方,這是水穀之海通血海的表現。而患者服用後腹水由陰道大量直瀉而出,連通管道應該不只是單一的,經由輸卵管或其它方式都有可能,是故中醫認為輸卵管不僅是女性生殖系統,除非必要,體內可以通的管道都應維持通暢為佳。
血崩的病人經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已經變薄,應該會漸漸血停卻仍崩不止,吃西醫止血藥也止不住,中醫認為是氣不攝血或陽虛不能存陰,所以血流不止,而子宮內膜只是看得到的影像,看不到的是血海,關後(臍下)是血海的大本營,十二經水皆注于海,內膜雖然變薄了,血仍續崩多日不止,血的來源是血海,不是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太薄怎麼辦?吃排卵藥的病人擔心內膜太薄,囊胚無法著床順利生長;試管療程進行到一半,西醫給藥仍無法使子宮內膜變厚,只好先放棄這次療程。中醫認為體陰用陽,西醫給藥黃體素、雌激素是陽,子宮內膜材質是陰,若患者的血海不足、水穀之海不支援,則體陰不足,給再多陽也是無效。這樣的患者可以先中藥調養後再試孕,或是西醫同意,在療程前或療程中服用藥水,快速養厚內膜,療效很好,仲景的當歸芍藥散或當歸散是很好的選擇。
俗話說”生一個小孩笨三年”,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網路上有不同的說法。臨床可以見到試管療程才開始給藥、尚未植入就開始反應變鈍的患者;這是因為血旺才能養胎,懷孕的過程及西醫給藥,都會讓血流集中到子宮體,因為血海髓海相通,快速集中導致髓海匱乏一時不夠使用,才會有這個現象。經期會頭暈頭痛亦是同理。有些人可以很快調整回來,甚至感覺沒差,大多數是年輕、健康的患者,年紀大、貧血或平常已經耗用腦力過度的女性就比較吃力了。髓海不足的用藥視脈象而定,左寸上少陰微細或短澀,可以用補火湯或歸脾湯,若呈細數,天王補心丹療效明顯。經期頭暈頭痛,脈弦虛大,加味逍遙散是常用的藥方。若在孕期,尤其是懷雙胞胎的孕婦,妊娠常服當歸芍藥散或當歸散,即易產、胎無苦疾,對媽媽產後的恢復也好。
根據統計大約2/3的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會有氧氣不足的現象,覺得呼吸急促、胸口鬱悶、費力喘息等症狀,常常覺得缺氣,要刻意的大大吸一口氣才舒服(2)。除此之外,臨床也有一到經期就抱怨胸口悶的病人…,就中醫的觀點來看,這是因為血海氣海相通,腎水經一陽的能量溫煦轉化為氣上升至胸中氣海,「氣生於腎水,而上主於肺」(3),乙癸同源,若肝血腎水消耗過度,則胸中氣悶不足的症狀便會產生。也有病人症見肺積水,而原因出在腎,諸如此類,《金匱要略》腎氣丸,顧名思義,若診脈右關沈緊,是胸悶可以使用的藥方。
四海名符其實而各有所主之功能,其過與不及的病理現象在《靈樞․海論》寫明:「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悶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過與不及皆為病理現象,勿以過而自喜,亦應調整為佳。
《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4)
五七由陽明脈衰為始,是水穀之海的衰退,常見腸胃功能不佳的患者四十初歲即亂經、停經,未必是卵巢功能的早衰,而是陽明脈衰、水穀之海的短少,無法再支援血海的豐盈以及荷爾蒙的生成。因此更年期的保養跟青春期一樣,要注重脾胃的養護,飲食忌生冷寒涼、暴飲暴食、麻辣和冰涼交錯,傷害脾胃沖和之氣。否則陽明脈衰再至三陽脈衰,最終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則血海短枯地道不通,月經停。脾胃是後天之本,水穀之海的衰退,先是血海枯竭,進入更年期,而氣海不足,少氣懶言;髓海不足,眩暈耳鳴、健忘痴呆,老年期症狀陸續出現,漸漸一併衰退。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後學不敏,得到達一定的年紀之後,內經才能讀得益發有滋味。僅就讀書心得及有限的臨床經驗,整理歸納,提供同道參考。醫學的傳承,是源自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文引用:
1.黃帝內經《靈樞․海論》
2.楊濬光醫師《媽媽好孕 寶寶才好運》所以文化2012 P160
3.清․唐容川《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
4.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原載於2018/12/25)